王道還科普專欄〈人生是一則白癡講的故事〉全文朗讀
1726年4月16日入夜,綏夫特(J. Swift,1667-1745)赴威爾斯親王府參與「沙龍」,那是倫敦社交界的盛會,名流雲集。其實他遠從愛爾蘭來到倫敦,一方面是為公事,另一方面是安排《格理弗遊記》的出版事宜。而親王府沙龍真正的主人,是王儲妃卡洛琳(1683-1737)。
原來今上喬治一世出身日耳曼漢諾威府,1714年(54歲)抵達倫敦登基,並無妻子隨行。既然倫敦沒有王后,王儲妃就成了貴族圈的第一夫人。而卡洛琳對於藝術、神學、哲學都非常感興趣,是各界仰望的贊助者、保護者。當世學者中,她與萊布尼茲(1646-1716)最為親近,因為萊布尼茲的後半生都在漢諾威府服務。
卡洛琳也出身貴族,但是命運比較坎坷
至於卡洛琳與萊布尼茲的關係,得從漢諾威府的女家長索菲亞(1630-1714)說起。長話短說,索菲亞與她唯一的女兒夏洛特(1668-1705)都受過良好教育,品味出眾,都器重萊布尼茲。後來夏洛特成為普魯士第一位王后(1701),她的大哥繼承英國王位(1714),即喬治一世。夏洛特還安排姪子——喬治一世的長子——娶了她擔任監護人的卡洛琳(1705)。
卡洛琳也出身貴族,但是命運比較坎坷,沒受過完整教育,直到進入夏洛特的宅邸受到薰陶,人生前景全然改觀。到了倫敦後,王儲夫婦努力融入英國,成為王公貴族都願意交接的對象,甚至反對「外來」國王的勢力也逐漸集結威爾斯親王府。
當年萊布尼茲與牛頓(1642–1727)為了科學(當時稱為「哲學」)、神學問題互相抨擊,雙方都企圖拉攏卡洛琳,請她擔任仲裁者。根據學者考證,萊布尼茲的書信中,有些關於神學、科學的論證,得參考他與卡洛琳的通信才能重建脈絡。萊布尼茲甚至想說服卡洛琳,把他調到倫敦服務。牛頓占了地利之便,親自上門解說過「萬有引力」的神學意義。(案,萬有引力與「隔空抓藥」有何差異?!)
綏夫特的倫敦朋友不乏名人
綏夫特不一樣,他的正職是愛爾蘭教會的總鐸(Dean),但是以寫作成名,特別是諷刺文,除了嘲諷「學問上的一切虛假品味」,對於文化、宗教、政治議題都做出過犀利批判,因而得罪當道。他的倫敦朋友不乏名人,例如詩人波普(Pope,1688-1744)、劇作家蓋伊(Gay, 1685-1732),都是卡洛琳沙龍的常客。
一個月前綏夫特抵達倫敦,卡洛琳便央煩兩人都熟的朋友邀請他,據綏夫特說,「不下十一次」。每次他都婉拒——自認為懷才不遇的人還有什麼機會擺架子呢?
可是今晚不同,因為王儲夫婦的特別來賓是一位「野孩子」。綏夫特的回信透露著幽默,而不是諷刺:
我聽說您喜歡接見奇怪的人,既然您已請了從日耳曼來的「野男孩」,當然也有雅興見見愛爾蘭來的「野」總鐸(Wild Dean)。
所謂「野孩子」,就是沒有父母、親人照料,由野獸養大的孩子。在歐洲神話、歷史上,「野孩子」還真不少,最有名的就是羅馬城的興建者。他們是一對雙胞胎,母親生下後,被篡位的叔叔強迫拋棄野外,自生自滅。哪裡知道來了一頭雌狼哺乳,還有啄木鳥叼來食物,孩子因而存活。最後,一位牧羊人發現了他們,帶回家撫養⋯⋯云云。
過去三個世紀世人見過的第一個「野孩子」
在歐洲,類似的故事一再出現,核心情節總是「野孩子」,而不是恩怨情仇或者歷史。到了17、18世紀,對「野男孩」的興趣,已經超越「可能、不可能」,而有嚴肅的哲學意義:人的本質是什麼?人的「初始」狀態是什麼?霍布斯、盧梭等人都以人的初始狀態為基礎,建構政治哲學。更深刻的問題則是,人的「身」與「心」有什麼關係?有人主張,人身只是一具機器,那麼人的思想、情感、意志是什麼,與人身機器有什麼關聯?
難怪活生生的「野孩子」出現之後,大家會奔相走告、眾說紛紜,連初次印象都可能言人人殊。綏夫特專程會見的「野男孩」,是過去三個世紀世人見過的第一個「野孩子」,也是最有名的。1724年夏天,獵人在日耳曼的森林裡發現他,只有上半身披著襤褸衣衫。年齡介於11至15歲。有人說他以四肢著地爬行,像野獸一樣;也有人說他與我們一樣直立走路。他的嗅覺相當敏銳,可是隨地大小便,不嫌溷穢。吃素,漿果、堅果、樹皮、樹汁,但是不吃熟食。更重要的是,他不說話,沒有溝通意願,也沒有能力溝通,只會尖聲怪叫。
當地官員將他安置在治安收容所,一年多之後喬治一世返回漢諾威度假,他被帶到御前展示。卡洛琳聽說後,要求將他送到倫敦;他在1726年二月抵達,由皇家醫師友人取名彼得(Peter)。用不著說,彼得立即成為談資。綏夫特說他到了倫敦之後,與人談話的題材,半數聚集在彼得身上。有趣的是,那天晚上綏夫特回到旅店,寫信告訴朋友他不覺得彼得像大家說的那麼「野」(wild)。小說即虛構,對於憑想像便能掰出大人國、小人國的小說家,還有什麼更「野」的呢?
1785年彼得過世,他從來沒有學會說話
不過對於照顧彼得的人來說,當務之急顯然是「教化」:從吃喝拉撒睡、穿衣、到禮節,⋯⋯真是百廢待舉。同時還要學習說話。卡洛琳將彼得留在親王府,將這個任務交給為彼得取名的醫師。不料不到一年,這個計畫就無疾而終——那位醫師放棄了。最後,親王府一位女官將彼得送到鄉下,委託一個相熟的農戶,以卡洛琳撥給的優渥年金供養。59年後,1785年2月,彼得過世;他從來沒有學會說話。如果人生
是一則
白痴講的故事,充滿喧嘩和激情,
毫無意義 (馬克白5:5)
那麼,彼得的人生是什麼呢?
也許彼得用他的一生,說的是一個警世故事。
他來到倫敦的頭兩年,至少有七本小冊子問世,專門報導他。大概是因為彼得住在親王府,大眾百姓不得其門而入,又沒有專業的八卦雜誌。《魯賓遜漂流記》(1719)的作者笛福(1660-1731)也湊了這場熱鬧。他的書很便宜,1.5先令(0.075鎊),不到一天的工資——可見盤算的是銷售量。笛福的評論值得注意,因為他不是學究,說的是人話:
我們眼中的他【彼得】,處於純粹的自然狀態,行為比野獸還要低級,然而我們必須承認他有靈魂:他具有人形,他的身體組件會自動運行,而且我們相信,運行的方式與人的一樣。
他的靈魂沒有受過教化,一旦恢復、再加以改進,也許就能發揮正常功能,國王陛下就能讓世人見識造物者走失的一個孩子,那是無異於造物的事功,是多大的榮耀啊。
閱讀這些三個世紀前的文字,不知怎的腦子裡亮起一盞燈,以「命運青紅燈」的旋律伴奏,想起的卻是小燈泡遇害的慘劇,⋯⋯不禁好奇彼得為什麼沒有變成毛克利(Mowgli)(註)?
註:有興趣的讀者不妨找兩部電影來看,一、The Jungle Book(2016),台灣譯成《與森林共舞》;二、Mowgli_Legend of the Jungle(2018),台灣譯成《森林之子毛克利》。都改編自吉卜林的小說The Jungle Book(1894)(有許多中譯本)。吉卜林(1865-1936)是英國作家,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作者小傳─王道還
台北市出生,從小喜歡閱讀,但是從未想過寫作,因為小學五年級投稿國語日報兩次皆遭退稿。大學三年級起意外接到翻譯稿約,以後寫作亦以翻譯為起點(意思是抄襲)。在思想上,對於「思考」產生全新的認識,是在高二暑假讀了《西洋哲學史話》(台北:協志工業出版)、《相對論入門》(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兩本書。從高一起就對演化生物學發生興趣,後來以生物人類學為專業可能並非偶然,可是對科學史、科學哲學的興趣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