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 16:02 臺北時間

【國情與疫情】鬆散與開放 成了歐美疫情超越亞洲的元凶?

mm-logo
文化
新加坡市容井然有序,過去常被西方媒體戲稱為「褓姆國家」。(東方IC)
新加坡市容井然有序,過去常被西方媒體戲稱為「褓姆國家」。(東方IC)
在這之前,誰也無法想像一個病毒竟然可以讓巴黎停擺、倫敦癱瘓,從義大利到馬來西亞越來越多國家進入鎖國狀態,但隨著各種緊急命令不斷加碼,瀕戰或末日般的恐慌蔓延,一種「這次真的不一樣」的覺悟,也浮現在眾人心底;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和趨勢專家佛里曼最近就預言,美國的政治和文化有可能受到武漢肺炎震撼,從此出現重大變化。
曾在2005年出版《世界是平的》一書引發全球話題的湯瑪斯‧佛里曼認為,現階段我們不管是對病毒本身,還是對大規模隔離措施可能引發的連鎖效應,都有太多的未知,因此接下來到底會演變成什麼狀況、世界會變成何種模樣,實難逆料。但以美國來說,傳統上華府主流政客都主張「自由市場」論述,也就是所謂的「小政府」,認為政府的角色應該盡可能縮減,把大多數經濟和社會功能交由市場和民間企業來經營,此一根深蒂固的觀念在肺炎導致美國醫療體系大亂,物資調度捉襟見肘之後,已面臨重大挑戰,和改變的壓力。
美國文化心理學家Michele Gelfand曾在2011年提出所謂的「鬆─緊」理論,把英美、巴西這類崇尚個人自由的國家,歸類為「鬆散社會」,同時點名中國、新加坡、奧地利等規範嚴謹的國家是所謂「緊密社會」。這波肺炎疫情在美國大爆發後,Gelfand投書到《波士頓環球報》指出,部分亞洲國家這次能夠迅速控制疫情,防疫成效明顯優於義大利、美國等國家,最大關鍵就是鬆緊有別的國情差異。
Gelfand認為一個社會之所以走上「鬆散」或是「開放」道路,背後常有地緣因素:如天災、饑荒、戰爭等這些災變,常促使當政者擴大自身權限,制定嚴刑峻法,同時培養出人民可為大我犧牲的觀念。因此當病毒從武漢擴散開來時,中國政府可以下達封城令,迅速有效地隔離5千萬人;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也為了防堵病毒下達各式禁令,限縮人民自由,並在朝野配合下,締造低致死的防疫紀錄。
反觀義大利、美國這些尊重自由思想和個人意志的社會,則因歷史上較少面臨外來威脅或是天災人禍,人民對政府的插手管控普遍抱持著排斥和疑慮,甚至公然違逆,以至防疫困難。例如當義大利宣布北義全面封鎖,依然有好千人連夜逃離北部,甚至有民眾懷疑封城令只是政府說說,不會當真,導致防疫工作陷入混亂,成效不彰。
但在一場空前瘟疫打亂歐美民眾習以為常的秩序和價值觀後,Gelfand認為美國社會的「鬆散」結構應該在非常時期做出調整,至少是暫時性地,效法二戰期間全美百姓和企業接受政府調度,犧牲個體自由與利益,否則勢將蒙受病毒肆虐帶來的龐大損失。
資料來源:Boston Globe, New York Times
更新時間|2023.09.12 20:3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