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具實驗性質的《蜻蜓之眼》備受國際影壇肯定,曾獲2017年盧卡諾影展國際影評人獎,也應邀在多倫多影展、紐約影展映演。導演徐冰認為,監控錄影的真實性不同於「演出來的」好萊塢電影,更具強烈的視覺衝擊。全片透過電腦網路蒐集使用多達1萬1千多小時的監控錄影素材,最後剪成一部電影的長度。
製作過程中,導演徐冰、編劇翟永明與張撼依跟剪輯馬修必須合作,一邊寫劇本、一邊剪輯,故事有無限可能。馬修表示,「大部分電影是先寫劇本、然後拍,拍完剪片。但是《蜻蜓之眼》是編劇寫台詞、編劇,然後我從素材中找到一個比較好的、合適的畫面,不停來回、來回。」馬修剪輯時得過濾陸續蒐集到的大量素材,不斷和編劇討論,找出合適的事件與畫面,且畫面人物的「性別、衣著、環境」等還得銜接,非常耗費時間與精力。
回想起那段時間,馬修的製片妻子王思靜透露,「他那時就是24小時都在想這些,因為可能性無限,晚上睡不著,白天一直工作,甚至半夜3點忽然有idea就起來工作。那年過年他昏睡一個星期,因為覺得不對,就去抽血檢查,結果發現肝發炎,非常嚴重。幸好看醫生休養後,很快復元。」
《蜻蜓之眼》因為導演徐冰是藝術家,工作方式有如製作藝術品,配合作品的巡迴展覽,每到一地展出,藝術品在當地重組後都有些小改變。王思靜表示,「徐冰常在《蜻蜓之眼》參加一個電影節後,就說『馬修,我們再來改兩個地方』,一修改,可能花一個多月,前後版本很多。」馬修也說,「很不一樣的版本,應該有3、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