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因主場景「中華商場」曝光,未播先轟動。早已消失的「中華商場」得以神還原,再現80年代風貌,除美術指導王誌成的領軍設計規劃,還有陳新發旗下質感團隊的悉心打造。大至巨幅看板風吹日曬下的褪色痕跡、小到壁面磁磚的塵垢,透過細節的處理,雕刻時光。
油漆工變大師 陳新發
- 1968年出生於台中
- 學歷:清水高中美術班畢業
- 現職: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創辦人
- 重要質感工作經歷:
- 2020年 電視劇集《天橋上的魔術師》
- 2019年 電影《返校》《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
- 2017年 電影《健忘村》《血觀音》《紅衣小女孩2》
- 2016年 電影《擺渡人》
- 2015年 電影《沈默》《紅衣小女孩》
- 2011年 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 2010年 電影《賽德克‧巴萊》
- 2003年 創立法蘭克質感創作有限公司
高中美術班畢業的陳新發,從事影視工作原是為養家餬口,從片廠油漆班工人升任組長後,頻頻和美術指導接觸,「油漆班的工作,是劇組要什麼顏色的油漆,我們就給什麼顏色,直到有一天發現它枯燥乏味,反而美術組有無限想像,能製造出一面『會說話的牆壁』。」
陳新發口中「會說話的牆壁」,是影像加入故事的成果,也是質感師的學問。「質感師做舊,1塊磚塊,1年、10年或50年,看起來一定不一樣,中間的變化可以讓你玩味,像在欣賞骨董、畫作。」90年代時,陳新發多半做廣告、MV的質感,主題不是商品、就是歌手,相較之下,電影著重人物、動作、情節,以質感師的角度看,敘事時間軸一拉長,工作更有創意。
以往質感工作視為執行美術的附屬,直到《賽德克·巴萊》開始受重視。
不過陳新發的工作生涯,卻在年過40後,接連因《賽德克·巴萊》《少年Pi的奇幻漂流》產生質變。「當你年齡增長,發現一些老師傅就這麼一招功夫,年輕時很受歡迎,但老了就被淘汰。不是很可悲嗎?你要轉化,可是轉化需要勇氣。重新歸零時,其實你是從老師傅變成小學徒,這是一段辛苦的過程。」
拍攝《賽德克·巴萊》時,因進度延宕,藝術總監種田陽平的日本團隊另有片約不得不離開,霧社街、公學校等未完工部分,在導演魏德聖公司財務拮据下,陳新發因欣賞魏德聖的理想與衝勁,秉持著一股熱忱適時將場景漂亮收尾。《賽德克·巴萊》成為他質感師事業第一個代表作,但他坦言,日本團隊對質感的講究促使他必須進步。
為了加強專業,陳新發與阿榮片廠老闆林添貴一起測試包含ALEXA、SONY等五種品牌的攝影機,觀察不同機器在同一環境下的光影顏色差異。此後只要知道導演選擇哪種攝影機,就可因應做出適合的質感顏色。「比如SONY解析度強,連灰塵中的綠色元素都容易跑出來,所以質感顏色要小心修掉綠色;ALEXA比較柔和、具電影感,可以放手去做想要的柔和感。」
以往台灣影視界都將質感工作視為執行美術下的附屬,由美術助理負責,沒有獨立出來,直到《賽德克·巴萊》開始受重視,並在李安來台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時,才設有「質感組」。此後,質感部分可以單獨編列預算,成為業界認同的專門工作。
「今天如果不堅持,就妥協一輩子。」這句話對陳新發影響深遠。
雖然有幸加入好萊塢等級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陳新發卻面臨近乎打掉重練的衝擊。該片藝術總監大衛葛魯曼(David Gropman)帶領的質感班底,無論工作效率、技術、視野、經驗值都刺激到陳新發。「我原本不認輸,但不認輸不代表會贏人家,重點是要改變自己。你必須學習他們,這不是認輸、是成長。」
陳新發說,當時他的質感師父Dave是道地英國人,早上要早茶、下午要午茶,工作8個鐘頭,喝茶就差不多花2個鐘頭,但從不遲到、早退,「我觀察他這6個鐘頭,可以做出台灣60個鐘頭才能做的事。」超高效率,是因Dave早就想好每個步驟、從不遲疑,而且清楚下一個動作要做什麼,確實掌握進度。
Dave對工作要求很高,做不好就得重來,並強調「今天如果不堅持,就妥協一輩子。」這句話對陳新發影響非常深遠,「在台灣這麼多年,有時基於現實必須妥協,因為一堅持,你的東西連上都無法上!但心中仍要有那把尺,自己才能提升,否則就是應付。」
參與馬丁史柯西斯來台拍攝的《沈默》時,陳新發則從3度獲奧斯卡獎的藝術總監丹提費瑞帝(Dante Ferretti)身上看到對美感的自信。片中有一幕17世紀傳教士自澳門大三巴階梯走下的戲,按史實當時教堂才4年新,階梯不會長青苔,丹提卻要求有苔綠,甚至說「去他的考據,我就是要這個。」陳新發說,其實丹提做很多考據,但如果單純白色的樓梯,就不是他要的影像。
至於藝術總監蔡珮玲也讓陳新發進一步認識CG後製與顏色管理等觀念,「我們是戰友,一起合作《星空》《念念》《擺渡人》和《夕霧花園》等片,她也會告訴我場景裡的演員、劇情架構和演員走位等。」
陳新發表示,拍電影是團體合作,不在個人表現。每次接案,他會根據藝術總監或美術指導提供的故事、時間軸,率領質感團隊完成對方想呈現的內容,讓演員一進入場景,就變成影片裡的人物。
以「實事求是」為工作原則的陳新發,舉《天橋上的魔術師》主景為例:「中華商場是老台北人的回憶,演員進去感動到都要哭了,因為他們進去,就覺得回到中華商場,不是質感做得多厲害。『回到中華商場』,我要的是這句話而已。」
影視幕後點將錄系列之三:質感篇
影視作品是團隊合作的成果,不只台前,幕後工作者從編劇、選角、攝影、燈光、美術、造型、化妝、剪輯、音效、配樂、特效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影視幕後點將錄」聚焦各領域的幕後人員,看他們如何以專業技術,提升品質,厚植台灣影視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