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電影產業「寒冬」席捲之下,因應疫情蔓延與各國隔離政策,各國電影產業逆境求生存。國外片商紛紛聯合當地影廳及電影院,創立有別於OTT 串流媒體播映二輪電影的傳統模式,虛擬電影院近日來已成為許多獨立製片和好萊塢電影的主要發行管道。而虛擬電影院不僅僅是面對大環境衝擊下的一種生存方式,更可能將開啟一場觀影及映演模式重新改變的劃時代變革,打破傳統院線上映的區域限制,無論觀眾身在何處,都能透過戲院官網購買首輪電影票,即時觀賞當前上映的院線電影,更不會受限於影廳空間的限制,能夠放映更多類型的院線新片,成為劃時代電影營運方式。
美國知名「西南偏南電影節」(SXSW Film Festival)與亞馬遜 Prime 影音合作推出「Virtual Theatrical」將系列影展電影改為虛擬上映;另外,美國各地影廳,包含全美連鎖電影院 Angelika Film Center、維吉尼亞州老字號戲院 Grandin Theatre、德州連鎖電影院Alamo Drafthouse Cinema 以及曼哈頓獨立電影院 Film Forum 也陸續投入「虛擬上映」的行列;日本 Tofoo Films 製片公司與紀錄片導演想田和弘,則在今年4月份串聯日本當地40間戲院及4家電影發行商推出「Temporary Cinema」以此支持因疫情關閉的影廳、電影院及片商,並提供居家隔離的民眾一個在家也能觀看「新電影」的休閒選擇。
如美國電影發行商Kino Lorber與藝術電影院Arthouse Convergence 串聯美國當地368家影廳,於3月19日起推出「Kino Marquee 虛擬電影院」虛擬上映多部屢獲殊榮的國際電影,以及備受讚譽的紀錄片,在短短6週內吸金40萬美元,每部電影平均票房收入將近5萬美元,每周售出約6000張虛擬電影票,據悉這筆收入將以五五分帳模式返還給參與其中的368家影廳,意味著其中20萬美元,將提供因疫情關閉的電影院穩定的資金來源,以此維持生計,度過閉館停業的艱難時期。另外,美國紐約獨立藝術電影發行商Oscilloscope與50多家戲院及唱片行攜手推出「O-Scope 虛擬電影院」,虛擬上映多部音樂、藝術相關紀錄片,3月創立至今已獲得超過20萬美元收益,遠超過這類片型過往的預期收入。
虛擬電影院因維持疫情之前,電影在影廳實體放映時片商與影院分帳的基本模式,不但提供受疫情影響的影廳及電影院能短暫維持生計,以度過非常時期的穩定資金,更是確保疫情之後,免於出現各家影廳及電影院因疫情波折造成資金不足而陸續倒閉的慘況。Kino Lorber 執行長表示:「儘管虛擬電影院不能完全地彌補各家影廳實質上的金錢損失,但它提供的資金仍舊對許多影廳及電影院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今年度台灣電影觀影票房人數慘淡,電影票房慘跌85%,創下自2003年SARS襲台以來,台灣影史上票房新低。而樂聲影城在這波產業寒冬下,深知民眾難以輕易排除疑慮,安心地走進戲院享受觀看大銀幕新片的無奈,宣布推出虛擬電影院,突破傳統地緣限制,讓觀眾不再侷限於實體電影院觀賞首輪院線電影,並維持片商與戲院長期合作之分帳商業模式,讓影城及各片商皆享有與實體放映同樣的收益及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