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Flying V募資平台發起「白色的力量:自己的牛奶自己救」募資專案,用高於市價20%收購鮮奶,鼓勵酪農提高設備與動物福利,並打出「牛好,奶才會好」的口號成立鮮乳坊。
【獸醫賣牛奶2】他喜歡跟酪農相處 對寵物狗貓沒興趣

龔建嘉的產業革命始於2014年。當年台灣爆發食安風波,大品牌鮮乳遭抵制、滯銷,長期在第一線的龔建嘉,看見酪農的困境和生乳收購機制的不合理。隔年1月,他找來國中同學林曉灣,及在社會企業認識的郭哲佑幫忙,並找上他過去看診時,友善動物的豐樂牧場生產鮮奶。
今年是鮮乳坊成立的第5年,合作牧場擴及嘉明、許慶良及幸運兒4家,全台通路破5千個。龔建嘉又和豐樂牧場推出新品「A2β酪蛋白鮮乳」,他說,「大部分的台灣乳品都是在實驗室和工廠做研發,A2β一定要從牧場育種溯及源頭,才有辦法產出貼近母乳的蛋白結構,減少有些人喝牛奶會拉肚子或過敏的反應。」

A2β是指具有A2基因型態的乳牛,僅占全台乳源0.1%。龔建嘉推估,從牛隻基因篩選確認為A2乳牛,到獨立分群飼養、單一管線擠奶、儲存和運送,生產成本比一般鮮奶高了近千萬元,「我一直在找怎麼樣可以讓鮮乳坊更好,A2β就是一個更好的可能性。」
今年35歲的龔建嘉自詡是進步主義者。他生於台北,父親從事機械買賣,母親則是國小老師。身為長子,母親自然對他頗有期待,「我媽對我的課業非常要求,但一直以來,我不是真的這麼喜歡念書,或是很會念書的料。我是大概知道要怎麼念書的。知道那個遊戲規則,你才有叛逆的空間。」

龔建嘉國中蹺課打撞球、混網咖仍順遂考進建中,但他在建中天天瘋社團,考大學時差點落榜,「我原本要重考,我媽看我志願卡很空,中興獸醫是她填的。」
母親期待他未來能留在台北市工作、安穩地當個狗貓獸醫師,「但我大三就知道我不想走狗貓了。」大四時,他跟老師到牧場實習,決定投入大動物乳牛領域。「(狗貓)動物醫院已經很飽和了,多我一個、少我一個沒影響。」
自嘲是天龍國中的天龍人,龔建嘉大學後才有機會接觸中南部鄉親,「酪農是很單純的,我在台北長大,我沒看過這樣的族群。我太喜歡跟這樣的人相處,很單純、很直接、很真誠,這是我喜歡的工作環境。」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