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照原本長怎樣
從 1949 年國民政府來臺至今,護照總共改版 18 次,其中 2003 年陳水扁政府以「凸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使臺灣旅客在國外時不會被誤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籍」為理由,首度在護照上加註「Taiwan」,更曾導致兩岸一度緊張,中國稱此舉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另一次重大改版,則是 2008 年馬英九執政時發行中華民國晶片護照,護照正下方印有「電子旅行證件」標誌,最大特色在於底頁植入一枚非接觸式晶片,用來儲存持照人登載資料,資料一經寫入就無法更改。臺灣也成為世界第 60 個使用晶片護照的國家。
最近一次的改版是 2017 年年底,外交部將現有的晶片護照更新至第二代,增加「持照人第三影像」、「金屬化表面凸起」等防偽設計。
臺灣可能又要更新護照
今年 7 月,立法院臨時會通過民進黨團版本的「護照正名案」,要求行政部門就提升護照的「台灣、TAIWAN」辨識度,研提具體作法。提案中寫道,改版原因是「中國隱匿武漢肺炎國內疫情,導致疫情肆虐全球,進而引發全球經濟大衰退及各國對中國大加撻伐,有必要與中國區隔」,看來臺灣不久後又會迎來一本全新的護照了。
版本變動
- 1949 年:國民政府來臺後,外交部發行的護照版本,國徽在最上方,字體為直式的
- 1966 年:外觀內容改為「中華民國普通護照」,並多了英文字樣
- 2003 年:「中華民國」字樣在封面的最上方,且呈橫式,首度加註「TAIWAN」
- 2008 年:封面最下方增加晶片圖示,是現行使用的外觀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