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屆金馬獎在最佳導演和歌曲項目出現驟變,因為預投票和正式投票結果不同,所以提議重投,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是這樣描述的:「在結束所有投票後,有評審提出我們是否該對出現『翻盤』的項目,應該再做更仔細的討論…」
聽起來,像民調結果和當選結果不同,所以要重投?經過2/3評審同意,評審再討論又重新投票,果真再度翻盤!這難免令人懷疑:第一,因為投票結果不是預投結果,所以令某些人不滿意。
大家總說要樂於接受評審投出來的結果,為什麼評審自己不接受?
其實評審們正式投票前,已經有許多的討論和拉票,才來正式投票。大家總說要樂於接受評審投出來的結果,為什麼評審自己不接受呢?正式投票後再來翻盤,曾經的「當選者」未免太辛酸。
第二,為什麼正式投票結果各評審都知道?以前金馬獎總強調正式評審投票是「蓋牌」方式,也就是計票結果只有評審團主席、執行長和律師知道。
金馬獎的答覆是,評審們會不會知道最終投票結果,要看那一年評審團主席和評審們決定的方式。像今年這種已正式投票後,又討論重投而翻盤的結果,並非特例,2009年影帝從黃渤到張家輝,曾經翻盤兩次,第三次決定兩人並列影帝。
超過2/3評審同意再重投的做法,也許程序上合法,但翻盤做法不能說沒有瑕疵;投完票就「蓋牌」做法,可能像選舉一樣比較令人信服。畢竟也得考慮明明當選又被拉下來的得獎人心情。
其實,金馬獎不是一開始就招牌閃亮的,多年前金馬獎有很多黑箱作業、拉票、買票的批評,李行導演當主席時,為了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名聲,於是開放媒體全程監看評審會議,之後又從媒體在場監看、改為在隔壁房間看VCR。
那些年評審們為各獎項爭得面紅耳斥,究竟是就片論片還是拉幫結派?都會被媒體報導出來,自然懂收斂而更尊重評審職責。成為常設機構後,就改為每年由評審團主席和執行長聞天祥在頒獎典禮後告訴媒體評審過程。
2020年疫情下白靈、李國煌等30多人即使被隔離14天也要來台,證明金馬獎雖環境艱困,依舊在李安號召下勇健奔騰,但有批評才有進步,希望未來在評審或各環節更嚴謹,讓金馬獎能像台積電一樣繼續替台灣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