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咖啡公路始祖!「大鋤花間」郭雅聰歸隱山林 種出亞洲第三名咖啡豆會員專區美食旅遊在「大鋤花間」可以享受台南東山的山野風光,據說天氣極好時能看到澎湖。文 童心怡攝影彭仁義發布時間 2021.01.05 08:00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3.09.12 20:37 臺北時間台南咖啡東山農場旅行台灣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從174往北延伸的東山175縣道,又被稱為「咖啡公路」,而被譽為這段咖啡公路始祖的「大鋤花間生態農場」主人郭雅聰,與咖啡邂逅的原因卻是個意外。 從都會回到山居田耕生活, 郭雅聰的咖啡之路充滿詩意。「大鋤花間生態農場」 是取自郭雅聰的綽號大廚與他最喜歡的詩集《花間集》而命名。學生時代好不容易重考上世新大學圖書館系,畢業後從事出版業的郭雅聰,在台北生活了17年,卻始終覺得在都市裡沒有歸屬感,但不想回到故鄉屏東,於是他想起曾為了閉關讀書而寄居一年的東山,那段閒雲野鶴的生活,始終讓他心心念念。不過舉家搬遷的山居生活,在一開始並不浪漫。為了養家活口,郭雅聰與妻子施玲蘭賣過菜、種過梅子、殺過豬,對每件事都認真投入的他,好像都能做出一番成績,但直到他遇見咖啡,似乎才遇見真正的志業。起初他種咖啡,只是為了隔絕登山客時常經過住家的困擾,沒想到種出心得,生意也越做越好,這時咖啡館卻被檢舉是國有地,只好忍痛放棄。幸好郭雅聰在現址找到了合適空間,當時175縣道還不是咖啡公路,他便從零開始,從大鋤花間的木屋到家具都是他親手打造,耗時半年終於讓這塊荒地變成田園咖啡館。想要單純品嘗黑咖啡的人,也能挑選鐵比卡、黃波旁、紫葉、薇拉西雅等咖啡豆。(150~180元/杯)使用日曬咖啡豆皮烘乾做成「咖啡果殼茶」,酸甜滋味中帶有龍眼乾的風味。(150元/杯)走過20年歲月,大鋤花間已是擁有3甲地的咖啡農場,原本學機械工程的女婿林俊吉與大女兒郭馨蔚,也回到家鄉與郭雅聰一起經營。林俊吉如數家珍介紹農場裡的咖啡豆,比如產量極少的紫葉,酸味突出,甜感豐富;鐵比卡厚實回甘,酸值較低;黃波旁剛好相反,酸值突出,有熱帶水果風味,尾韻順口;薇拉西雅則是前3者的綜合體,酸甜厚實感都有,送去美國咖啡品質鑒定協會比賽,還拿到亞洲第3高分。念機械工程的女婿林俊吉,一起幫忙岳父種植咖啡。使用精品咖啡豆特調的「檸檬冰咖啡」,喝起來清爽酸甜。(180元/杯)使用鐵比卡日曬,搭配黃波旁蜜處理配方豆特調的「檸檬冰咖啡」,既有檸檬的酸香,又兼顧了濃郁香醇,一直是許多遊客的最愛;不嗜咖啡者,也能點一杯不含咖啡因,在非洲等咖啡產地十分盛行的「咖啡果殼茶」。郭雅聰的咖啡人生,讓我想起田園詩人陶淵明,他們都寧願遠離五光十色的喧鬧都市,反璞歸真;或許對他來說,世外桃源就存於東山的原野,在這裡才有回到家的感覺。「鳳梨椰奶西米露」是店內最受歡迎的甜點。(100元/份)大鋤花間會將一部分成熟的咖啡果實以日曬法處理。大鋤花間擁有3甲地咖啡農場。店內也有可愛小貓。大鋤花間生態農場地址:台南市東山區高原村高原109之17號(175縣道上)電話:0939-723-117營業時間:10:00~18:00,週末延長至21:00,週二公休。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