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40年間,頻繁發生嚴重白化事件的時間也急遽縮短。從1980年代初每25至30年一次,到2016年的每5.9年一次。100個地點中,有300次嚴重白化事件(大於30%、在數十至數百公里範圍內發生白化),以及312個中等程度的白化。
泰瑞.休斯說:「我們的分析顯示,珊瑚礁從1980年前僅有罕見區域性白化的階段,過渡到1980年代,因全球暖化加劇聖嬰現象作用的中間階段;但過去20年間,無需聖嬰現象導致的海水異常升溫,區域性規模的珊瑚礁白化就已頻繁發生。」值得注意的是,這100個地點中,只有6個地點沒有白化,而有88%的地點,在歷經1997年至1998年的白化後,又再次重複發生嚴重白化事件。自1980年起,31%的珊瑚礁地點經歷4次或更多(最高多達9次)的嚴重白化事件。
台灣珊瑚礁位處全球關鍵位置,其南北界線恰是珊瑚大略分佈緯度,台灣珊瑚的命運,預示著全球珊瑚的未來。陳昭倫說,台灣珊瑚在過去3、4次的全球大白化衝擊中,僅有一次嚴重受創,且集中在南部區域。「2020年連北部、東北角、宜蘭珊瑚也大規模白化,前所未見。」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監測,台灣自2020年5月起水溫就偏高,7月時台灣周遭水域幾乎全為紅色警戒,珊瑚整整浸泡在超過攝氏30度的海水長達3個月。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郭兆揚與陳昭倫一起進行全台調查,共調查62個樣點、28250株珊瑚,發現有52%的珊瑚分別受到不同程度熱壓迫。
珊瑚白化分為6等級,調查顯示,31%的珊瑚是白化等級4 (51~99%白化)至等級6(已死亡長藻),預估會全數死亡。其餘8%的珊瑚屬於白化等級3(1~50%白化),未來會死亡或恢復健康依水溫變化趨勢而定。若以地理區來看,小琉球因最早接觸來自南中國海的熱水團,又是缺乏峽灣的島嶼地形,使熱水遲遲無法散去,白化程度最嚴重,預計損失55%的珊瑚礁。東北角與墾丁次之,有30%的珊瑚損失。
郭兆揚說,根據團隊在2004年開始於野柳長期監測水溫至今的結果顯示,夏天愈來愈熱、冬天水溫又低於適合造礁珊瑚生長下限(18℃)的日子愈來愈少,「今年東北角的白化現象是一嚴重警訊。」
而過往墾丁核三廠溫排水口的珊瑚曾因長年承受高溫演化出耐熱基因,「但也只能多耐一度,今年排水口水溫上看34°C,此區珊瑚反而嚴重白化。陳昭倫感嘆,珊瑚調適與演化速度完全趕不上氣候變遷影響。中研院團隊與菲律賓研究單位合作也發現珊瑚白化範圍逐漸向北擴展,高緯度的韓國及日本珊瑚生態也將受白化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