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前一週,楊應超特別發訊息提醒我,採訪必須在中午11點結束,因為他趕著去上課。原以為他要開課教人如何投資,後來才曉得他報名了機車駕訓班。
實事求是 愛親身體驗
楊應超今年54歲了,他曾在高盛、瑞士信貸、花旗等多家知名投資銀行服務,多次被《金融時報》《機構投資者》《亞元雜誌》等評選為第一名的分析師。5年前因任職的巴克萊銀行退出亞洲,身家上看好幾億元的他,評估自己已達到設定的財務自由目標,順勢退休。
楊應超長年定居美國、持有美國汽車駕照。不必為五斗米煩惱的他,出入理應都可叫計程車代步,楊應超卻選擇在去年底應邀回台演講的空檔學騎車,倒很新鮮,我們便跟他約在公車站前會合。
「台灣的電動機車不夠普及,空間還很大。」看著路上來往的車輛,楊應超的分析魂油然而生,「我研究過了,加上零件、保養、耗損,現在在台灣買燃油車還是最划算…」他說話語速飛快,恨不得在幾分鐘內,一股腦兒說完台灣機車市場展望。跟一群年紀小他3輪的年輕人上課,楊應超不時舉手提問,練習場真有些像鴻海法說會。
但他為什麼要學騎車?「台灣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是機車,我想知道大家都在騎的機車,是怎麼回事?」楊應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