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酒館T+T雙廚組軍發表港味新菜 預告食驗室夏天見客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乳鴿」得挑選28天未放血的屏東乳鴿,加白蘭地、紹興等醉雞手法表現鴿胸質地;再加鴨肝、孜然及香草籽,以港式脆皮雞技法處理鴿腿。
「乳鴿」得挑選28天未放血的屏東乳鴿,加白蘭地、紹興等醉雞手法表現鴿胸質地;再加鴨肝、孜然及香草籽,以港式脆皮雞技法處理鴿腿。
我想為人氣餐酒館「T+T」春季新菜暨4手聯彈餐會,點播一首「告五人」樂團的「法蘭西多士」,在洗腦式的Dance Pop和電子舞曲裡,像是發表最新專輯及團員加入一般,介紹新任香港籍新主廚古俊基(Kei)入團,以及他所帶來整套港味濃濃的新菜。
擅長法式料理的古俊基抵台起手式,端出靈感來自香港茶餐廳點心的「海膽.花生. 西多士」;挪用避風塘和炸雲吞概念的「角蝦. 干貝. 葡萄蝦」;結合港式脆皮雞及醉雞手法的「乳鴿」;原型為港式叉燒煎蛋飯的鐵鍋「伊比利豬. 越光米. 蜂蜜」,以及蛋塔、港式奶茶港式點心味道的「千層. 卡士達 .奶茶」等菜色。全套菜色與「T+T」主理人暨主廚蔡元善的「鳯梨.苦瓜.布拉塔」、「牛舌.巧克力.水煎包」等交錯上場。
靈感來自於港式西多士的「海膽.花生. 西多士」,以濃郁海味開場。
結合港式避風塘和炸雲吞的「角蝦. 干貝. 葡萄蝦」,蝦肉加上脆米粿,想強調口感的表現。
靈感來自港式黯然銷魂飯的「伊比利豬. 越光米. 蜂蜜」,指定伊比利豬上蓋肉加蜂蜜,以炭烤的方式製作叉燒。
古俊基的這套港味新菜,為T+T菜單裡的亞洲餐桌系列補上港味拼圖。蔡元善曾研發靈感來自四神湯的「九孔鮑、四神、豬骨」、馬來西亞麵食風味「天使麵、肥豬蝦、叻沙」、拆解再重組泰式酸辣湯的「紅甘 番茄 椰奶」、以及帶有越式三明治靈魂的「松阪豬 花生 布里歐」等讓味蕾穿行在亞洲的菜色。
蔡元善力行在法餐裡展現亞洲風味,認為料理是他身為廚師的身分認同發言權,現在再邀古俊基入團助拳,正好為T+T的風味地圖補強了港澳滋味。
「鮑魚. 人參. 土雞」是蔘味滿滿的茶碗蒸,正是蔡元善每季都會帶來的亞洲風味。要用湯匙敲碎杯人蔘粉糖片,加茶碗蒸一起吃,頗有趣味。
餐廳「T+T」的Wine Pairing(餐酒搭)組合很有趣,近期幾次菜色發表都明確地以法餐表現亞洲風味,
名字跟港星古巨基相似的古俊基,在香港賽馬會時踏進法料領域,曾赴墨爾本跟隨澳洲三頂高帽大廚Donovan Cooke,回到香港後曾進入全球百大餐廳「Amber」、香港米其林二星「Ecriture」工作。
會跨海來工作,是因為有一次古俊基坐在T+T的吧檯區吃飯,沒想到話很少的主廚蔡元善和靦腆的客人古俊基,兩人居然聊得起來。古俊基跟蔡元善提到,自己想來台灣工作,他的工作願望清單裡有2間餐廳,其中一間就是T+T,蔡元善看看他說:「那就來這裡吧。」
看似寡言的主廚蔡元善,內心有強大料理動力。
港籍主廚古俊基(Kei)(左)正式加入餐酒館「T+T」,讓這裡成為雙主廚餐廳。(T+T提供)
(--此時,「告五人」樂團的「法蘭西多士」背景樂請滑到大聲--)
用「法蘭西多士」這首歌搭配吃得到西多士的餐會,其實還跟「T+T」的演化有關。我認為,這個階段的蔡元善在向來的安靜外表下,靈魂裡的搖滾開始大爆發中。
T+T是一家「慢慢來」的餐廳,跟主廚蔡元善的個性有很大的關係。T+T在2018年開幕時,不急著辦記者會,不用力做行銷,花了一段時間貼近客人想要的,再逐漸調整菜色和外場服務。每次我問蔡元善的菜色和對經營的想法時,他回應的字句總是遠遠低於他思考的時間。
曾在「屏東特有種」屏東物產發表會上發表過的「牛舌. 巧克力. 水煎包」,以白巧克力加馬告、花椒,冷卻當成刨絲椰絲點在水煎包上調味,勾出香料味及仁當需要的甜度,是有趣的新菜及調味。
「鳳梨. 苦瓜. 布拉塔」吃完後會加入苦瓜及紅羽土雞胸骨燉煮的苦瓜雞湯,1菜2吃。
自然採光映照玻璃酒櫃、黃銅邊、清水混凝土地板及掛畫等元素,空間為輕古典混搭風。
蔡元善以大型燻烤箱實驗燻鵝料理。
這裡從各界抱持觀望,到成為一位難求的人氣餐廳,蔡元善的進化來自他的勤快。除了維持餐廳營運,他還到東眼山森林上菜;為屏東縣政府、種籽設計傳神地「像是把整片屏東搬來」的主杓「屏東特有種」新書記者會暨活動餐會。
蔡元善的其它廚師朋友友形容:「他意志力堅強,經常工作到凌晨1、2點多,有時凌晨3、4點走出餐廳才準備回家。」
(--這又讓我想起法蘭西多士歌曲MV裡,在無人的暗夜街裡,有一隻人型玩偶,獨自地走、忘情獨舞,似乎當下的世界裡沒有其它人,但他拿著心愛的禮物前進。--)
正門入口即是一座開放廚房,每處角落都自有風情。
我感覺,一向不特別舉辦記者會,不大力做行銷的「T+T」已經走到了舒適自在的狀態,甚至開始準備搖滾。
餐酒搭配活潑自如的「T+T」,照顧客人用餐細節,讓人留下美好用餐經驗。
T+T會成為雙主廚餐廳,是為了迎接今年夏天的全新計畫。蔡元善去年跟我聊到已找到新的空間要規劃為「食驗室」,下一步要親手透過發酵、熟成並種植香草、食用花卉,「力求更精準掌握食材的風味細節,讓菜色研發及創作更完整、更自由。」
新空間就在原店址旁邊大約20幾步距離,將規劃料理實驗區和一張主廚餐桌,未來會由2位主廚分守2個獨立空間,我期待T+T的繼續搖滾。
每一次來到T+T用餐都是開心的,但說實話,這次來試新菜卻有點意見,因為既然前菜都有西多士了,為什麼喝不到檸檬七喜。(--再次響起《法蘭西多士》洗腦歌--)。
以台灣小吃炸芋丸為發想的「魚子醬. 芋頭. 椰奶」。
像是蛋塔與港式奶茶搭配的「千層. 卡士達. 奶茶」,以奶茶冰淇淋搭配卡士達內餡,可感受到纖細奶茶香。
「紅喉. 冬瓜. 鹹菜」靈感來自港式的滾湯,把紅喉魚煎過後再熬煮,高湯呈現乳白色。

T+T

  •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65巷11號1樓
  • 電話: 02-2719-9191
  • 營業時間:12:00~14:30、18:00~22:00,週一公休。
  • 刷卡:可。收1成服務費。
  • 備註:「Four Hands Event Menu by Johnny X Kei」為年度特別主題套餐,每席2,880元/人。套餐即日起供應到5月底。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