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貓工作室
代表作品
- 2021年 動畫影集《勇者動畫系列》
- 2019年 動畫影集《德哥與皮皮》
- 2017年 動畫短片《我們的月亮》,獲金穗獎最佳配樂、入圍台北電影節最佳動畫
- 2014年 動畫短片《七點半的太空人》,獲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台灣獎、入圍金鐘獎動畫節目獎
漫畫家「黃色書刊」因喜歡日本RPG(角色扮演遊戲)中的勇者題材,2016年起在粉專推出《勇者系列》,以每天一篇4格漫畫的形式連載,原只想畫短篇,但因反應不錯,加入更多角色,形成龐大的世界觀。漫畫中勇者、魔族、村民等人物設定顛覆刻板印象,並反諷社會、暗喻人性,在網路累積大量讀者,至今超過950話,更被改編為《勇者動畫系列》。
《勇者動畫系列》緣起於2018年文化部的前瞻預算,公視有感台灣動畫長期因經費不足,以致原創作品相當少見,多為他國代工,這次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希望將市場上具潛力的台灣漫畫、小說或遊戲IP改編為動畫,打入國際市場。公視對外招標後,由台灣動畫團隊「大貓工作室」以改編《勇者系列》的提案脫穎而出。該動畫獲前瞻計畫補助4,420萬元,其中100萬用於幕後紀實拍攝,6集平均每集預算720萬元。
「有故事性的遊戲不多,小說改編難度高,因此決定用漫畫提案。」大貓工作室創辦人、《勇者動畫系列》製作人王尉修透露。《勇者系列》當初雖僅連載兩年,但已累積故事厚度,加上團隊成員都看過,才以該作進行改編。
《勇者動畫系列》編導楊子霆曾以《我們的月亮》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動畫片」,3年前他構思動畫劇本時,漫畫連載進度約為目前的1/3。他將原著前260話的劇情解構重組為6集動畫,編劇期約半年。
楊子霆表示,4格漫畫的特色是「起承轉合」,《勇者系列》每話都自成一篇,但每話看下來也有連貫劇情。《勇者動畫系列》改編邏輯跟漫畫精神一致,差別在漫畫沒有明確的主角,但動畫每集一定要有主角。「比如第一集是公平勇者的故事,第二集是哥布林與史萊姆,第三集是龍女。這三集可以獨立看,但他們共享同一個世界觀,只是用不同視角呈現,劇情也會串連起來。」
劇本改編時,楊子霆與黃色書刊達成最大的共識:補充漫畫沒有的情節。楊子霆表示,動畫版角色刻劃得更深刻、完整,有更多對話與內心戲;另外也增加不少熱血戰鬥篇幅,都是4格漫畫較難呈現的部分。黃色書刊則為動畫打造新角色「忠誠勇者」,讓漫畫讀者好奇。
除了大貓工作室,《勇者動畫系列》也由「羊王創映」協力製作,總製作期約3年。加上外包人員,參與的工作人員達上百人,「差不多就是做一部電影的人數。」王尉修說。
《勇者動畫系列》多達100多個角色,都必須進行3D建模及表情、骨架的綁定。王尉修表示,如果後面的角色做得比較好,前面的角色就會有明顯的缺點,必須不斷修改,是不小的工程。
6集調性必須一致,做完第五集後,還重新調整第一集的畫面細節。
「我們不想讓漫畫讀者覺得,動畫只是讓漫畫角色『動起來』。」楊子霆指出,為了跟漫畫的2D卡通樣貌有所差異,多次調整美術風格,呈現新的視覺效果。「第一集跟最後一集的畫風一定不同,因為後面會愈畫愈好。」但6集調性必須一致,團隊做完第五集後,甚至還重新調整第一集的畫面細節。
該作另一亮點,是由五月天阿信擔任音樂統籌。王尉修表示,大貓工作室2019年推出的動畫影集《德哥與皮皮》就是由五月天授權〈瘋狂世界〉作為片尾曲,加上阿信也看過《勇者系列》漫畫,因此有機會與阿信合作。
「阿信像通行證,讓沒沒無名的動畫公司能在音樂圈通行。」王尉修透露,因為阿信的關係,讓更多知名的音樂人願意參與,最後集結獅子LION、旺福、美秀集團、茄子蛋、鼓鼓呂思緯以及魏嘉瑩,為《勇者動畫系列》創作5首原創歌曲。
請演藝人員配音是突破,若穿插得當,會有不錯效果。
而配音除了由台灣專業聲藝團隊「聲產力文創」執行,更找來黃子佼、吳慷仁、孫可芳及劉冠廷演繹老魔王、首席勇者、龍女和第一勇者等重要角色。楊子霆認為,請演藝人員配音是突破,「他們的聲音比較素,如果穿插得當,會從專業配音員的聲音中跳脫出來,會有不錯效果。」
動畫製作流程中,完成動態分鏡後就會進行角色配音,因此台灣知名配音員蔣篤慧2019年病逝前,也在《勇者動畫系列》中詮釋「兔女」一角。
對於找明星藝人參與音樂及配音陣容,王尉修強調,《勇者動畫系列》的經費來自政府,有社會責任,「它有必要讓更多不熟悉動畫、漫畫的人看到,藉此把作品擴散出去。」
楊子霆認為,改編只是媒介不同,《勇者動畫系列》仍延續原作的核心精神,盼觀眾能打破二元對立、不預設標準答案,在每個視角都能找到自己認同的部分。他以黃色書刊的名言「黃色在你眼中是什麼樣的顏色,那它就是什麼樣的顏色。 」為動畫版下了注解。
「觀眾缺乏信心,是台灣動畫的困境。」王尉修表示,台灣人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聽到國產動畫都會「未看先判」,希望《勇者動畫系列》讓大家重燃信心,未來有機會再推出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