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耳濡目染下愛上電影和文學,但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當上電影導演。為減輕父母負擔,她大學念了資訊工程系,並在史丹佛大學拿到碩士學位。
伍思薇說:「父母在美國工作很辛苦,我知道將來要賺錢養家,不可能當明星或作家,畢竟那時從事藝術工作的東方人很少。為習得一技之長,剛好對電腦有興趣,因此選擇資訊工程學科。」
她原本在微軟工作,起初很忙碌,幾年後覺得有點無聊,便去夜校上寫作班,產生興趣後,也參加週末的劇本課,《面子》就是那段時間完成的劇本。那時她沒料到會後有發續發展,「因為電影講的是同性戀,主角是東方人,有一半對白是國語,當時這種故事根本不可能被拍出來。」
劇本課的老師是好萊塢的製片,認為伍思薇寫的故事不錯,可以賣給好萊塢,但主角一定會換成白人,也不會是同性戀題材。當時伍思薇認為,如果只是為了賺錢而更動故事,那她寧可繼續從事電腦工作。
那位老師跟她說:「如果不改故事,就只能拍獨立製片。如此一來要辭掉工作,搬到紐約或洛杉磯,學習當導演。」剛好那時伍思薇已有穩當的經濟基礎,於是她辭去在微軟的高薪工作,給自己5年時間拍片,「做不成就要喊卡,不能有負債。」
後來很多想拍電影的人問她《面子》怎麼拍成的,她覺得努力之外,很多時候要靠一點運氣。回想起來,她認為《面子》能夠完成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伍思薇說:「某種層面來說,你的確要努力,可是還是有幸運的成份在裡面。各方面的水到渠成,才促成了這件事。老天爺安排好的,冥冥中有一股力量完成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