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現場】韓國同志平權路迢迢 禁止歧視法難產

mm-logo會員專區新聞深探
觀念保守的基督徒,是韓國反對同志群體追求性別平等權的主力。圖為2015年的一場同志遊行中,一名基督徒衝進遊行隊伍意圖破壞,遭警察制止。(達志影像)
觀念保守的基督徒,是韓國反對同志群體追求性別平等權的主力。圖為2015年的一場同志遊行中,一名基督徒衝進遊行隊伍意圖破壞,遭警察制止。(達志影像)
台灣同婚合法化已屆滿2週年,鄰近的日本,已有部分地區開放同婚註記,法院甚至作出「婚姻制度未包含同婚屬違憲」的判決;而在南韓,保守基督教會影響力龐大,同運屢遭打壓,有牧師從體制內開始反抗,卻遭逢連串挫折與整肅。同運與公民團體倡議制定《禁止歧視法》來保障性少數者權益,至今仍不見盡頭…
「國會無法制定《禁止歧視法》,就是對全體民眾的侮辱!我們到底還要在歧視與不平等面前,勞累多久?」南韓最大同運團體「朋友之間」與《禁止歧視法》制定連帶事務總長李鍾杰,拿著麥克風憤怒說道。

耶穌也能是娘的

9月10日,南韓國會議場的正門階梯上,拉起了「爭取在年內制定禁止歧視‧平等法」,搭配著印有8種顏色拳頭的大型布條。李鍾杰和幾名在場的宗教、社運人士及國會議員,全身正面倒臥在布條前,表達對立法的殷切要求。
對政治事務鮮少過問的南韓佛教最大宗派「曹溪宗」,也加入這波呼籲立法的行列,幾名幹部級僧人,從8月30日起,就以五體投地跪拜的方式,從首爾市中心出發,每天行走3公里,行經各主要政黨黨部,直到國會為終點。
《禁止歧視法》的提案、立法行動,在韓國政壇引發激烈爭議。因為草案中列舉了諸如性別、年齡、肢體障礙等20多個「禁止歧視」的領域,其中更包括在韓國非常敏感的「性取向」平等。挺同人士面對的,是勢力龐大、而且對性少數族群採取敵視態度的基督教派。在首爾市中心,就可經常見到極右派基督教人士拿著大聲公高喊「同性戀是罪惡」「同婚將造成人類滅亡」,甚至指稱文在寅是「擁護同性戀的親北韓政權」。
林寶拉牧師的穿著打扮,和一般牧師給人的保守衣著形象截然不同,十分引人注目。(翻攝自林寶拉牧師臉書)
基督教在南韓影響力極大,首爾市西側的麻浦區路面上,抬頭向天空遠望,就跟南韓任何地方一樣,隨處可見十字架。不起眼的辦公室建築門口,一位女性手上戴著彩虹手環,捧著一本《酷兒聖經註釋》出來迎接記者,她是今年53歲的「磐石香隣敎會」牧師林寶拉。
林寶拉的特殊穿著總是引起注目。在冬天,她時常披著彩紅圍巾主持祈禱會;在夏天,她更以紫色假髮與清涼裝扮亮相,和一般「牧師」給人的保守衣著形象,截然不同。除了打扮前衛,連思想也相當「破格」,她的教會不僅接納同志,本人更屢次現身南韓各種同志遊行現場,聲援性少數者,是南韓最知名的「挺同牧師」。
「耶穌也可以是具女性形象的!」林寶拉主張道。這位在南韓首先打響「酷兒神學」第一槍的牧師語出驚人,認為教會只以「父親」來稱呼上帝,是長期來以男性父權本位刻劃上帝所致。她強調,當賦予上帝人格,就該突破父權枷鎖,讓祂能以各種多元形象存在,來擁抱世人。
成長於傳統教會的林寶拉表示,基督教會在抗爭期間,刻意迴避政治議題,民主化後又多倒向保守派,近年更接連爆發性醜聞、領導鬥爭與財產糾紛等負面消息,與社會問題逐漸脫節,使她要求自己,在成為神職人員過程中,必須站在受壓迫者立場,並實際走訪參與社會運動,為弱勢發聲,性少數族群也包含其中。

酷兒神學成異端

抱持批判思考,林寶拉成為牧師後,開始參與將英國的《酷兒神學註釋》翻譯並引入南韓。她說道:「主流基督教會對性少數者的立場,是主張《聖經》已說明禁止同性戀,事實上,這樣的內容很多。《聖經》內也存在仇惡與歧視字眼,我們就重新讀解…藉著《酷兒聖經註釋》重新質問:過往教會援引《聖經》的話,真的對嗎?」
《酷兒聖經註釋》是由4位英國神學學者與牧師,於2006年共同出版。該書跳脫過往認定同志為「罪惡」的主張,從「被壓迫者」的立場出發,針對《聖經》內有關同志的內容,重新賦予新的觀點與解釋方法,試圖擺脫過往基督教主張「同志是罪惡」的意識形態,提供性少數者族群閱讀時的新思路。
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月」,南韓同志群體走上街頭為自己的權益發聲。(楊虔豪攝)
但翻譯工作拍板後,2018年,南韓主流基督教派,就以此書為藉口,並聲稱林寶拉過往在媒體上公然主張「上帝是女性」「擁護人獸交與近親相姦」,指責其「恣意解讀《聖經》」「與上帝創造秩序相對立」。最後,南韓9個基督教派中,有8個教派將林寶拉列為「異端」,禁止旗下神職人員與信徒與其交流。
作為「基督教的少數者」,林寶拉轉投韓國基督教長老會,並持續領導磐石香隣敎會,廣納同志信徒,但不安因素仍然存在。她表示:「當信徒父母詢問:『你最近是上哪個教會?』若他們回答『磐石香隣教會』,網上一打字搜尋,就會發現教會與牧師被列為異端;新來的教徒會煩惱,怎麼跟家人交代,如同烙印一樣,讓我很痛心。」

牧師聲援卻失業

倒轉時間回到炎熱的6月,時逢「同志驕傲月」,首爾市中心光化門廣場旁的美國駐韓大使館,掛出象徵性少數族群的彩虹旗。晚間7點,美國使館的彩虹旗,與手持大聲公主張「親美滅共反同」的保守基督教人士,持續在首爾市中心,交織出詭異的協調與衝突。使館斜對面的東和免稅店前,一位身穿牧師服的年輕男性,正在主持「週一祈禱會」,他面前擺著一張鋪上彩虹巾的桌子,置放十字架與蠟燭,十多名信徒零散齊聚,參加禱告。
「數千年維持下來的偏見,至今仍把持著為數眾多的基督徒,宛如現代版十字軍東征;他們將反對同性戀視為守護信仰的依據…而我們總該做些什麼,總該尋找出希望的但書。」這名牧師說道。相較還有教會工作的林寶拉,這名男性牧師,目前則暫時失去歸宿。
南韓同志近年常舉辦各種遊行、集會爭取權利。圖為2015年在首爾舉辦的「酷兒節」,吸引超過2萬人參加。(達志影像)
他是今年剛滿40歲的李東煥,原服務於循道衛理教派(韓文稱「大韓監理會」)水源靈光第一教會,2019年,他受邀和林寶拉一起在仁川同志遊行上主持祈禱,卻因此被監理教派祭出懲處,停職2年。舉行「週一祈禱會」的東和免稅店前,正是監理教派總部,李東煥與信徒藉此表達抗議。同樣成長於教會的他,回憶起思想上的巨大轉折。
「我年幼時,上的是保守教會,在那氣氛下,我也認為同性戀是奇怪的,而持否定,覺得他們是罪人。直到2013年,我出席牧會,有信徒跟我出櫃。我發現,他作為同志,其實跟我沒兩樣,我就在想,該如何接受呢?我於是查閱《聖經》,探詢神學上如何討論同性戀,也與周遭的『酷兒』們見面,偏見慢慢被打破。」李東煥說道。
最初,突然接到主持同志遊行祈禱的邀請,李東煥有些煩惱,因為就在2015年,監理教派才新通過對贊成同性戀的神職人員,施予免職、停職或逐出教會的處罰條款,他內心曾閃過「會不會因此出事」的念頭。
「但我認為,牧師給予祝福,不該有差別;上帝的愛,對所有人都平等。牧師祝禱是義務,我若真因此受罰,是不像話的,覺得這不是會遭懲處的事,就下定決心參加了。」李東煥透露當時自己的思路,也表示對這樣的決定,並不後悔。
李東煥認為,保守基督教不斷援引《聖經》主張「同性戀是罪惡」的論述已過時,有必要重新思考修正。
少數支持同運的牧師李東煥強調,保守基督教不斷援引《聖經》而反對同性戀的論述早已過時,必須與時俱進。(楊虔豪攝)
「基督教過往也以《聖經》為依據,主張『地心說』、擁護奴隸制、認定女性劣於男性,但現在沒人拿著《聖經》來這樣看。我認為50年、100年後,對性少數族群的觀點,也會有此番轉變;除同性戀外,《聖經》還有飲食、編織衣物使用材料等規範,我們現在都不遵循了,那為何同性戀相關條文要照著適用呢?」李東煥說道。
「如何突破同溫層」一直是各國同運碰到的難關。在凝聚相同主張者,互相取暖扶持同時,還得進一步說服反對者,這項工程在南韓更為艱難。李東煥則舉近來接受美國達拉斯的一家韓僑報紙採訪的經驗為例。位處德州的達拉斯,向來被認為是保守派大本營。
李東煥回憶:「採訪我的記者說,自己反對同性戀,我也闡述我的立場。當然,我們確認到,彼此理念不同,但相互的對話,並無敵對感,沒有讓我覺得有『無法跟你繼續對話下去』的氣氛。我們雙方充分聆聽彼此,我理解到他反對同性戀,卻也擔心基督教內的若干問題…他有誤解之處,我也跟他說哪裡是錯誤的資訊。」「我發覺,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對話模式。」
被停職的李東煥,不久前才跟監理教派領袖見面,建言教派內應該成立一個專門針對性少數族群的議題、展開討論與研究的委員會,先不論說服對方立場,而是把保守與進步的人都納入,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對話。他認為,若教派能主動先跨出這一步,就能看見希望。
但此番建議,很快就讓李東煥灰心,他說道:「教派領袖聽完,沒給我正面回應,反而跟我說:『那你就去和反同性戀勢力達成協議,再跟我報告吧!』」

教會施壓阻立法

同運與公民團體正倡議制定《禁止歧視法》,除了性別、國籍、人種、外貌與肢體健全與否外,也將包括性少數者在內的多元性主體認同,列入不可受差別待遇的項目,若當事人因此在職場與公共服務上遭遇不利,則可申請權利救濟。
這項法案,在進步派前總統盧武鉉執政時的2007年,由南韓國家人權委員會建議制定,並草擬好內容,由政府提交國會要準備立法,主流基督教會卻強烈阻撓,認為這等於「擁護同性戀」「開啟同婚合法之路」並侵犯傳教自由,而要求將性少數族群從條文內刪除,而僵持不下,使法案拖延14年,仍未有進展。
南韓立場保守的基督徒在同志發起集會時也同步集結,反對給予同性戀群體平等權利。圖為2016年在首爾的一場集會。(達志影像)
根據人權委員會委託實時施測公司(REALMETER)於去年6月底所做的民調,73.6%的南韓民眾認同性少數者應獲與同等尊重待遇, 而當被問及對《禁止歧視法》的態度,88.5%的民眾表示贊成制定,遠高於反對的11.5%;《時事週刊》委託時事研究公司於今年6月底所做的民調也顯示,贊成立法的民意比例為66.5%,是反對者的兩倍之多。
目前南韓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以下簡稱「民主黨」),在國會300個席次中,握有170席,卻不見積極推動,主因是主流基督教會,在選舉時就強烈施壓,不少民主黨候選人害怕得罪教會,而選擇撤回簽署或拒絕表態,反而最積極於國會推動立法的,是在國會擁有6席的進步小黨正義黨。
「擔心會影響得票,特別是在社會具龐大影響力的基督教會反對,讓民主黨選擇後退,令人遺憾。」曾任正義黨黨魁的國會議員沈相奵評價道。「這14年來,《禁止歧視法》相關內容,已有10個版本被提出,提案完就被擱置,擱置完又再提案,我們都戲稱是『不倒翁法』。」
正義黨籍的議員沈相奵,是第一位公開在媒體上發言力挺性少數者權益的政治人物。(楊虔豪攝)
在南韓政界,正義黨不僅長年力推《禁止歧視法》,沈相奵更是首位公開在媒體上發言力挺性少數者權益的政治人物。但就連她自己,都免不了碰上教會的施壓。沈相奵向記者表示:「上屆國會選舉起,教會就開始發聲反對,明明絕大多數民意都支持制定《禁止歧視法》,反對的聲音卻也強力集結,結果突破主流民意。」
「教會一對議員施壓,議員就紛紛撤回立法。我當時已在法案上簽字,選區的基督教協議會把我叫去,警告我若不撤回法案上的簽名,就會展開落選運動。我跟牧師們說,這法案是基本的權利救濟,並非要侵犯牧師宣教與信仰自由,卻仍難以說服。」沈相奵說道。
正義黨籍的議員沈相奵,是第一位公開在媒體上發言力挺性少數者權益的政治人物。(楊虔豪攝)
目前,民主黨也有3位議員分別提出內容相似的《平等法》草案,卻仍未在國會的常任委員會中展開討論。眼看明年3月的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公民團體認為,當前就是推動立法的黃金時間,以免北韓問題或其他政治紛爭,掩蓋掉《禁止歧視法》。
但就算法案真排入議程,如何面對主流基督教會更大的施壓與阻撓?正義黨仍得說服與同為進步派、執政與選票包袱更沉重的民主黨,挑戰極大。

少數族群極無助

由於教會影響力龐大,南韓本身對性少數者的理解與議論,仍屬封閉保守,加上霸凌或虐待事件於社會頻傳,校園內的性少數族群的處境,更堪憂慮。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就在9月14日發表調查報告,當中對26名包括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族群學生展開深度訪談,這些人都在學習生涯中,遭逢嘲笑、騷擾、排擠與欺負,卻因校內缺乏理解性少數者處境的諮詢人員,而處於孤立、身心受創。就連作為性少數的教育工作者,也擔憂若性向公開,會失去工作。
在南韓國會議場的正門階梯上,一群社運人士拉起大布條,要求「爭取在年內制定禁止歧視‧平等法」。(《禁止歧視法》制訂聯盟提供)
今年25歲的跨性別學生金道鉉回憶,在一次大學課堂內,觀看完電影後,一位同學說道:「所有同性戀都應該被槍決。」讓他感到恐慌。「他的那句話,讓我氣得直打哆嗦,我得離開教室,在外頭讓自己冷靜…但老師並未阻止同學繼續此番發言,其他同學則是大笑著。」
「我高中時期,沒有任何酷兒朋友,也沒人同情我,我感到憂鬱。校園內沒有任何有關性少數者的資訊,也沒人會分享。」調查報告訪問了21歲的女同志李寶凜(化名)說道。她表示,當有關她的性傾向在同學間傳開後,她發現班級點名簿上,她的照片被塗掉。李寶凜在校園裡,熱衷於吹奏銅管樂器,但一次上完廁所回來教室之後,她發現自己的樂器被嚴重破壞。
由於受到排擠,寶凜的身體出現失調,並開始自殘。她表示:「我當時不想再待在學校了,連一秒都不想。」
「南韓社會現存的不平等,加上國家無作為,讓性少數族群處於無助,使他們自年幼的成長過程起,就不斷身陷負面情緒。而每當性少數者議題出現在媒體上,都伴隨社會爭論與攻擊,還有政治人物公開的反同言論,他們看了就會情緒低落,並切實體會到『原來我就是遭遇歧視的人』。 」長期為同志奔走的人權律師柳敏熙說道。
南韓一群宗教、社運人士及幾名國會議員在議場正門階梯上拉起了布條,「爭取在年內制定禁止歧視‧平等法」幾個大字,表達著對立法的殷切要求。(翻攝自《禁止歧視法》制定連帶臉書)

遭遇暴力怕曝光

「叮咚」是南韓一個知名的危機支援中心,專門服務青少年性少數者,5年來,對2,800位性少數者提供諮詢與支援。事務局長俞成姬則對記者表示:「基本上,性少數者學生,就算遭遇校園暴力,也不敢向學校報告與要求處置,因害怕學校會轉達給家人知道,使自己性傾向曝光,所以他們多數只能忍耐,或選擇中途輟學。」
完成這份訪談報告的「人權觀察」表示,南韓國會至今未能通過《禁止歧視法》,導致性少數者可能因為性主體認同,遭到各種不當對待,若制定完善的《禁止歧視法》並規劃相關保障措施,校園內對性少數者的霸凌,將能有效減少。但對性少數者缺乏理解與實質互動,加上保守基督教會的獵巫行動仍在拒絕理性對話,南韓在追求提升性少數權益的運動路途上,勢必還會有連串拉扯與陣痛的過程。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 安心專線:1925(24小時)
  • 生命線:1995
  • 張老師專線:1980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