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器製酒(下)】廣邀巨峰葡萄、桑椹、荔枝當好友 地瓜燒酎變身迷人果實酒

mm-logo會員專區美食旅遊
恆器以地瓜燒酎勾兌果實釀造酒的「地瓜的好朋友」系列,主打年輕人市場。(左起依序為「荔枝」「草莓」「桑葚」,皆680元/瓶)
恆器以地瓜燒酎勾兌果實釀造酒的「地瓜的好朋友」系列,主打年輕人市場。(左起依序為「荔枝」「草莓」「桑葚」,皆680元/瓶)
用麴發酵、酒精度數高的蒸餾酒,往往被視為長輩專利,但用台灣地瓜釀酒的在地酒廠「恆器製酒」顯然不這麼想。與小農關係密切的恆器,利用最擅長的蒸餾技術,大玩地瓜、酒米與當季水果的排列組合,更推出一系列果實酒,只需冰鎮就能輕鬆暢飲。
恆器新推出開瓶即飲的果實酒產品線,「地瓜的好朋友」以台灣當季新鮮水果加糖釀酒後,再與地瓜原酒勾兌,有別於添加果汁或香精的做法,水果的甜酸經過發酵後,轉化為果乾、糖蜜般的深厚韻致,酒精濃度也設定在17%,只需冰鎮後添加冰塊或氣泡水,就是輕鬆易飲的餐前酒。
「台灣梅」(左)酸甘清爽,「水蜜桃」(中)果汁感十足,「巨峰葡萄」則保留頭段的完熟葡萄香。(皆680元/瓶)
水蜜桃等新鮮水果先加糖釀成酒,再與地瓜燒酒勾兌。(恆器製酒提供)
與在地小農關係緊密的恆器,也用今年盛產的巨峰葡萄大玩混釀實驗,「巨峰」是用巨峰釀酒後,以低溫常壓蒸餾保留香氣細節,再與地瓜原酒混合蒸餾,成品清澈似水,有如台版的Pisco(祕魯白蘭地),雖然少了桶香加持,但湊近鼻前時,巨峰特有帶澀的果皮調率先闖入鼻腔,潤甜的酒體在後,呼氣時才會發現地瓜燒酎特有的土壤與根莖氣息,是相當有趣的實驗性產品。
先蒸餾葡萄酒後,再加入地瓜酒二蒸的「巨峰」保留葡萄美好皮香,地瓜的根莖香氣藏得很深。(380元/瓶)
今年盛產的台灣巨峰葡萄,具有糖度高、香氣足等特點,被恆器用來開發新產品線。(恆器製酒提供)
發酵完的葡萄,要先打碎釋出皮香,才能拿去蒸餾。(恆器製酒提供)
日本燒酎界近年不乏復刻、限量等為酒賦予文化價值的玩法,恆器也推出具有收藏意義的地瓜燒酎「一點紅」與米燒酎「旅」,前者用產自深山的白肉紅心地瓜當主角,有別於57號黃肉地瓜的糖蜜香氣,花香調更濃,從冰飲到熱飲各有韻致;後者則找回日治時期在花蓮吉安栽培的酒米「吉野一號」,初聞香氣燦爛,入喉卻頗有新酒特有的勁道,有種阿嬤一秒回春的妙趣。
「iMO SHOCHU」酒精濃度25%,前味帶點蒸熟的地瓜甜,相當易飲。(800元/瓶)
使用白肉紫心地瓜釀成的同名燒酎「一點紅」,香氣清雅回甘。(1,200元/瓶,限量100瓶)
復刻日治時代酒米「吉野一號」的米燒酎「旅」,以直火蒸餾、冰點冷凝收藏了清雅細膩的米香。(1,200元/瓶,限量30瓶)
恆器製酒老闆羅己能說,取名「旅」是想藉著酒,讓飲者產生有如時光旅行的體驗,在打頭陣的吉野一號後,未來也將推出更多篇章;而將本土物產封裝入瓶的「地瓜的好朋友」系列,也會因季節與每年水果收成狀況而調整品項。有如一期一會、不知明年還有沒有同款的不確定感,也正是在地酒廠的魅力所在。喝完了這杯,再說吧!
地瓜漿在不鏽鋼槽沉睡發酵80多天,醞釀出豐富多變的滋味。(何宗昇攝)
恆器的燒酎採單式蒸餾,葡萄牙進口的銅製蒸餾器保留濃郁香氣與特殊風味。(何宗昇攝)
「恆器製酒」老闆羅己能憑著對土地的熱愛,用台灣地瓜釀出屬於在地的芋燒酎。(何宗昇攝)

恆器製酒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

wine-warning-icon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