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廣COVID-19疫苗接種,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醫療院所疫苗接種處置費用,若無其他疾病就醫,院所不可另外申請健保給付。據《自由時報》報導指出,在今年5、6月大量施打疫苗後,陸續有民眾透過「健康存摺」發現,自己只有打疫苗、沒看病,仍有申報診療給付的紀錄,因而向健保署提出檢舉。
健保署發現,這樣的現象集中在特定院所,因此8月時發函給醫療公協學會,開放院所自清。
據報導,健保署也在10月時發函提醒,有醫事服務機構不實申報健保醫療費用的情勢,並列出三大違規樣態,包含一、保險對象未有疾病就醫事實,卻申報健保醫療費用;二、保險對象自費健康檢查,未以疾病就醫卻申報健保醫療費用;三、病人每月因慢性病就醫,院所未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卻申報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診察費。
上述三種違規樣態裡,分別各有93家、35家、11家院所,虛報金額約8,840萬元、2,591萬元、614萬元,總計超過1.2億元,目前已開放院所自清。
健保署違規查處室專委白姍綺指出,由於防疫需求,包括像是購買口罩、篩檢、接種疫苗,健康存摺的使用率大增,也因此接獲許多檢舉是發現健康存摺紀錄不對勁,除了虛報之外也有部分是登錄錯誤。
白姍綺透露,截至10月20日,已有409家院所回報類似情況,已追回3,926萬元。目前開放自清僅須繳回款項,若在調查後才發現,確認違規情況,則將視情節罰鍰虛報金額的2倍至20倍,並移送檢調。
對於沒看病卻申報健保的情況,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認為,雖然不排除有少數是刻意虛報,但有民眾趁著打疫苗的機會順便問其他疾病或請醫師開藥防止副作用,那麼算不算看診,他認為醫師若因此申報不能說盜刷,更大的問題應該是「診療」的定義不明,不曉得能不能申報健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