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芸音樂生涯橫跨古典樂與流行樂,是台灣少數獲金馬、金曲獎雙肯定的作曲家。,最初她在古典音樂界,後來跨入流行音樂圈玩樂團,「玩團後我發現我想了解爵士樂,又跑去美國進修好幾年。」進修回台後,唱片業開始不景氣,因緣際會下投入電影配樂創作,首次配樂的國片《少年吔,安啦!》就入圍金馬獎最佳電影配樂,「因應潮流變化」是李欣芸音樂生涯不斷跨界的原因之一。
「流行音樂也一樣,它的魅力在於不斷滾動、改變。」李欣芸舉例,1960年代風靡全球的搖滾天團「披頭四」,基本的人員配備是主唱、吉他手、貝斯手、鼓手;但後來崛起的加拿大知名搖滾樂團「Broken Social Scene」,參與的樂手可達10多人,還加入長號、小提琴、長笛等古典樂器,「除了流行搖滾樂團的定義不斷改變,各種流行音樂的元素都在解構,每個世代想要玩的東西不一樣。」
如今主流、獨立、地下音樂的界線漸漸模糊,流行音樂不斷被定義,李欣芸也強調高流不會畫地自限。她期盼,無論是看表演的民眾或表演者,都能在高流找到自己的天地,除了提供大家多元的音樂演出風格,也給予嚮往音樂的年輕人更多養分,讓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風格,再去做音樂職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