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良吃東西很麻煩,吃巧克力會頭痛,吃大閘蟹也是淺嘗即止,頂多2隻。不像我和邱董,吃起蟹來拚命似的。不過,這幾年邱復生克制許多,吃一隻就停下來看我吃。他很享受看我吃東西,覺得我全心投入的吃東西,吃得滿臉油光,桌上拆蟹腳拆得堆高凌亂,讓被吃的食物很顯美味。
【裴社長廚房手記154】新版大閘蟹與黑糖薑母地瓜湯 與邱復生的季節之約

以前最常在邱復生董事長家𥚃吃大閘蟹,他喜歡吃蟹,一旦膏肥,立刻會接到電話邀約。一上桌,沒別的,整桌的大閘蟹,每隻起碼6兩。邱董嗜吃蟹,年輕時1年100隻起跳,現在年紀大了,前些年還聲稱有60隻的紀錄。我和《上報》總編輯謝忠良是固定吃客,桌上大閘蟹太多了,有時候,挖了膏吃,肉隨便咂吧咂吧就算了,才沒有慎重其事的剔肉品嘗,也挺糟蹋美味。
有一年冬天在上海吃大閘蟹,8兩重的漂亮大閘蟹,上桌時,服務小姐把大閘蟹精細地拆解不只8塊,每隻螯管及身軀的細肉,皆端莊的排列在彩繪盤上,膏黃也盛碟置中,彷彿大閘蟹版的金齏玉膾。我看著彩繪盛裝的大閘蟹,興味盡失。立刻想到在邱董家吃蟹杯盤狼籍的畫面,大閘蟹還是自己拆肉來得好吃,吃不乾淨就不乾淨吧!
大閘蟹原名絨螯蟹,江蘇陽澄湖的大閘蟹以青背、白肚、黃毛、金螯出名,當地人在湖口設竹閘,蟹肥時節在閘口照以燈火,這些絨螯蟹被光照吸引,紛紛爬上竹閘,漁民輕鬆捕蟹,故名閘蟹。又有一說,能爬過閘的多屬個頭大的,才稱大閘蟹。管它叫絨螯或大閘?到了農曆10月,膏肥肉實,是吃尖臍雄蟹的季節,大閘蟹上場。
我今天要蒸大閘蟹,打電話向南門巿場「盧記」訂貨,有江蘇進口大閘蟹,8兩重。我訂了8隻,一人2隻不致太多。
大閘蟹烹調方式最簡單,只要上蒸籠15分鐘即可食。但為了讓這季節美食呈現最佳風味。我早上又收集了一些松針,打算讓松針鋪蒸籠底,大閘蟹刷洗後肚子朝上放入蒸籠,盤子鋪上紫蘇葉,肚子上也放一片紫蘇葉。
放松針純粹是我喜歡松香,您可以不放,但紫蘇葉則是去腥去寒聖品,一定要放。另外,要準備薑醋,這時候沒有別的選擇,一定用鎮江醋,鎮江醋很酸,但調過糖水的鎮江醋會呈現出梅子的風味,浸入薑絲,與大閘蟹是絕配。
在我家,彷彿儀式般,吃了大閘蟹,一定要來一碗「黑糖薑母地瓜湯」。要煮好喝的薑母茶,重點在薑母,大塊老薑拍碎入鍋先煮出基本湯頭,撈起薑母,再用老薑切片與地瓜同煮,這様薑母才夠力道。20分鐘,地瓜口感剛好,放入適量黑糖塊,這就是黑糖薑母地瓜湯。我原來的鍋子都太大了,怕煮太多,這次用德國WMF鍋具,用來合手。
大閘蟹性寒涼,一定要搭配性熱的薑母。但黑糖薑母地瓜湯太好喝了,我有時候都分不清楚是因為要吃大閘蟹才煮薑母地瓜湯?抑或為了薑母地瓜湯才吃大閘蟹?
拍照完,還是貼文吧。以前可能有朋友沒看過,加了一點內容。
11月,秋深膏肥,是吃大閘蟹的時候了。邱復生從台開董事長退下來,交棒給女兒,是時候約一下吃大閘蟹。
大閘蟹與黑糖薑母地瓜湯
材料:
- 大閘蟹:8兩重大閘蟹8隻、松針、乾燥紫蘇葉、蒸籠、薑絲、鎮江醋、糖水。
- 黑糖薑母地瓜湯:老薑兩大塊、台灣黑糖塊兩包、台農57號地瓜4個、德國WMF鍋一只。

做法:
Step1:老薑整支拍扁,放入鍋中,注入清水,滾15分鐘,撈出薑母。

Step2:地瓜削皮滾刀塊,老薑切大片,倒入鍋中,蓋鍋煮20分鐘。加入黑糖塊,化開後試味,薑味要夠濃,倒是不用太甜。





Step3:大蒸籠大火煮水,水開,鋪上松針。將乾燥紫蘇葉鋪在盤子上,將大閘蟹肚子朝上,平鋪在盤上,您會看到肚蓋是尖臍,膏肥可期。




Step4:把紫蘇葉一片片放在大閘蟹肚子上,蓋上鍋蓋,大火蒸15分鐘。


Step5:鎮江醋調入煮好的白糖水,倒進已鋪好薑絲的碟子上。
Step6:15分鐘後,開鍋,移走紫蘇葉,將蒸到剛好的大閘蟹取出,剪掉綁繩,紅橙的蟹蓋朝上,擺盤。


將大閘蟹與黑糖薑母地瓜湯同時上桌,慢慢拆蟹肉、啜蟹膏,喝黑糖薑母地瓜湯解寒。深秋美好的一天。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來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頓成暢銷書。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