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3大名師教戰 2022年賺爆台股指南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2022年如何聰明布局台股?3位重量級股市名師提供教戰守則。
2022年如何聰明布局台股?3位重量級股市名師提供教戰守則。
回顧2021年,台股上演各種大驚奇,加權指數不僅創下歷史新高18,034點,還同步締造史上最高單日成交量、當沖量和零股成交量等超狂紀錄。展望2022年,新病毒Omicron竄出、通膨增溫、聯準會恐將啟動升息,每個細節皆牽動股市敏感神經,投資人該如何布局?本刊專訪3位重量級名師,提出操作指南。
2021年因新冠病毒肆虐,導致供應鏈緊繃、貨櫃塞港,加上原物料短缺,終端消費需求旺盛等因素,意外地讓台股締造多項超狂紀錄,先是5月創下史上盤中最大跌點1,417點,隨後一路噴漲,創下歷史新高18,034點,也刷新最高單日成交量、當沖量、零股成交量等紀錄。
隨台股創新高,整體本益比推至近16倍、股價淨值比約2.6倍的相對高點,雖有元宇宙、碳中和等趨勢題材支撐,但也伴隨新變種病毒Omicron風險,加上美國聯準會(FED)準備加速結束量化寬鬆(QE)、啟動升息,來應對通膨巨獸,種種動作皆牽動股市走向。展望2022年,法人會否趁勢逢高獲利?如何判斷投資機會與風險?本刊專訪3位股市名師提供教戰守則。

富邦投顧董事長 蕭乾祥

留意3調整 投資朝2方向
2021年全球經濟因疫情造成大幅波動,經濟也從谷底快速復甦,全球名目GDP達144兆美元,遠超過疫情前的135兆美元水準,也因此2022年將會因基期墊高而成長趨緩,但預估景氣趨勢仍持續向上。而2022年經濟、通膨、QE資金3大面向都會出現調整,投資策略也要有所應對。
當前原物料價格攀高,全球商品指數(CRB)不僅創2015年以來新高,2021年累積漲幅更逾5成,推升物價維持高水位,加遽通膨壓力,影響歐美政府貨幣政策走向。從時程來看,量化寬鬆會在明年中退場,預估聯準會應會觀察一季,11月是美國期中選舉,研判最快會在選舉前後升息。
升息前股市容易有大震盪,但在經濟穩定成長的前提下,投資人不用太過擔心,如何選擇標的與產業才是關鍵。建議2大投資方向:碳中和與半導體。
碳中和成為全球最大的發展趨勢,智慧電能、綠能商機為投資焦點。
歐盟已計畫2年後針對進口商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訂定碳關稅,同時美國、中國也已訂立碳中和目標。另外,觀察碳排權期貨價格,也由每公噸10歐元價位,在不到3年的時間推升至60歐元,其中主要受惠產業有三:電動車、儲能產業及再生能源。
另外,半導體是全球科技進步的關鍵,未來10年都會持續發展。台股值得留意的產業包括:功率放大器(PA)、網通IC、功率半導體、感測元件,及相關晶圓製造。總結來說,由於台股基期墊高,2022年成長趨緩,預估指數走大區間震盪,落在1萬5千點至1萬9千點間。

台新投顧總經理 李鎮宇

半導體續旺 台股奔2萬點
2021年台股震盪劇烈,從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變成百家爭鳴,不論是航海王、鋼鐵人,甚至塑化、紡織、生技都相繼表態,但因新冠疫情已經永久性、全面性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2022年科技半導體將拿回主導權。
法人指出,在電子股領漲下,2022年加權指數可望再創新高,上看2萬點。
現在的半導體類似1970年代的石油,原本一桶10幾美元,但因需求不斷增長,來到每桶70美元。全球走向人工智慧(AI)、雲端互聯時代,不論5G、電動車、元宇宙、網通、低軌衛星,所有科技設備都需藉由半導體來高速運算,甚至過去不需要用到半導體的東西,也因科技發展而開始使用,例如:電動車自駕系統。半導體需求將呈等比成長,目前仍供不應求。
據調查,半導體設備產業未來2年資本支出金額將以年增15.5%成長,主要用於擴充晶圓代工與記憶體產能,年資本支出達320億美元,而台積電、英特爾、三星等晶圓廠資本支出不斷上調,有利半導體產業營收表現。
半導體是科技進步的關鍵,法人持續看好護國神山台積電的表現。圖為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左)與董事長劉德音(右)。
台積電就像一艘大船,會不斷跟著趨勢前進,其他供應鏈就像小船,跟著台積電走。另外,以成熟製程為主力的指標股聯電、世界先進也將跟著往前衝,2022年毛利率可望飆升。
2022上半年因QE退場、升息等不確定因素,預料全年度盤勢將呈現前低後高、先弱後強的格局,在半導體發展下,以電子為重的台股下半年有機會攻上2萬點大關。

凱基投顧董事長 朱晏民

景氣股消退 布局趨勢科技
台股近2年出口表現強勁,上市櫃獲利各繳出年增2成與6成佳績,但在「疫情紅利」逐漸走到尾聲,加上即將面臨製造業庫存調整,在企業獲利基期被墊高下,預估2022年台股整體獲利將小幅衰退2%,市場擔憂獲利動能中斷,成為新年度大盤短線回測的原因。
新年度獲利小幅衰退主要受景氣循環股拖累,包括DRAM、面板、塑化、鋼鐵、航運等族群。2021年受惠疫情,歐美本土消費力道增加,但產能及運能跟不上需求,致報價飆漲,目前來看,景氣循環股已達到循環高峰。
元宇宙題材充滿想像空間,帶動5G、網通等發展。
剔除景氣循環這部分產業,科技族群預估仍有7%的獲利成長,處於過去5至10年平均增速水準。有鑑於未來市場對AI運算效能的要求愈來愈高,投資主軸可瞄準高效能運算(HPC)、5G、物聯網(IoT)族群,次產業包括ABF、矽晶圓,該二族群搭上高速運算、電動車等趨勢主流,獲利年增估有3成以上空間。另外,雲端、伺服器、網通可望是新年度成長較大的族群。
資金面部分,聯準會態度是震盪關鍵,若通膨逐漸緩和,上半年對升息可能按兵不動。目前來看,Omicron病毒對經濟干擾仍待觀察,且原物料已提前反應走跌,具有壓抑通膨作用。整體來說,若股價大跌,可伺機逢低布局趨勢科技族群,綜合2022年景氣與資金動能考量,凱基投顧預估指數落在1萬5,800到1萬9千點間。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