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疾管署公布的數據,至12月14日止,國人累計接種33,717,833劑疫苗,共有14,786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其中疑似嚴重不良事件中已有1,193人死亡。陳建宏認為,一般疫苗不良事件審議結果無關約23%~44%,而COVID-19疫苗卻高達90%,這樣的落差凸顯審議標準的過度嚴格,受害民眾難以認同。由於疫情席捲全球,COVID-19疫苗是為了全球緊急疫情事態而產生,可能缺乏更為穩定成熟的實驗及發展歷程,因此針對相關爭議,應採「國家補償」模式,並盡可能地照顧受害民眾。
陳建宏指出,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若有任何防疫破口,都可能造成大規模的死亡重病、產業倒閉、勞工失業等重大損失,而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政策,形成集體的防疫安全網,一但發生不良疫苗反應,其實無關政府或民眾的責任,而是為了公益而「特別犧牲」的概念。
他認為,面對疫苗的受害救濟,政府需要考慮「民眾的感受」,因為這攸關防疫成敗的關鍵,建議政府擴大無須舉證的「補助」項目、金額、範圍,盡可能地減輕證明程度,讓民眾獲得合理的救濟以免導致受害民眾或家屬無法得到適度補償,進而影響社會群體畏懼接種疫苗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