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形容2021是充滿「驚喜」的一年。驚的部分是,中國地產風暴、能耗雙控衝擊,全球疫情反覆難控,且美國通膨持續升溫;喜的部分有,國內經濟成長翻倍至6%,美股、台股皆創新高。在多空因素交錯下,資金怎麼擺才能趨吉避凶,成了2022年投資必考題。
【理財最前線】3大首席經濟學家把脈 2022全球投資新攻略

2021年全球市場在通膨威脅、變種病毒侵襲及美國聯準會轉鷹下,持續驚驚漲;不只台股突破萬八,寫下歷史新高,美國道瓊指數也攻上3萬6千點,行情看回不回,投資人情緒跟著七上八下。迎接新的一年,市場資金該何去何從?我們特別專訪3位重量級經濟學家: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及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為2022全球投資擬定新策略。
最現實的問題,是全球景氣擴張已邁入高原期,企業獲利不但無法再繳出雙位數成長,還可能下滑;在產業表現強弱有別之下,看準主流趨勢、站對邊,將是未來一年投資勝出關鍵。

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美元升值 減碼新興股債市
若從2020年2月起算,全球疫情發展已進入第四波,市場對病毒已不再陌生,甚至越來越適應疫情變化;儘管新變種病毒傳染速度強大,但重症機率變低,漸有流感化趨勢,因此未來一年,疫情不再是影響全球經濟最重要變數,但疫情反覆,造成的缺工、塞港問題卻會使通膨延長。
換言之,港口缺工所引發的通膨威脅,在未來1年仍得持續停看聽;另外,歷經2021年景氣高仰角成長,近期科技業訂單成長速度變慢,存貨水準攀升;過去重複下單、提前下單狀況,隨著市場需求減緩,半導體從補庫存到去庫存的影響,是第2個要留意的投資變數。
第三則是美國升息時程。由於聯準會釋放出抑制通膨訊息,目前確定QE(量化寬鬆政策)將在第一季就完全退場,預估6月開始升息。意即2022年第二季將是聯準會升息的緩衝區,在此之前,市場資金會開始往美國移動,美元看漲,整體新興市場股債市表現將相對震盪。
慎 宜冷靜評估
另一方面,企業獲利面臨成長下滑挑戰,未來一年類股輪動將是常態。建議投資人最好以全球股票指數布局方式參與市場,不要重押單一產業,因為追求超額報酬將變得困難。若從長線趨勢保護短線波動的做法,不妨逢低承接科技股、及具通膨題材的能源股。
2022年全球投資定調,可以一個「慎」字來概括。特別是相較過去一年,股價評價持續推升,未來股市本益比在景氣進入高原期後,將有下調可能;加上通膨疑慮、市場資金緊縮,投資人在多頭派對下,不妨先冷靜緩和情緒,審慎評估再出發。
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全球減碳共識強 瞄準永續及健康投資
過去2年,疫情打亂全球經濟活動,未來一年要否極泰來,病毒突變傳染力,及未來是否朝流感化發展,是最大變數。最麻煩的情況,是疫情無法掌控,影響QE退場,甚至迫使聯準會延後升息時程;一旦貨幣政策缺乏穩定性,對投資市場就相當不利。
其次要留意的是供應鏈瓶頸。目前美國塞港情況仍難解,上百艘貨櫃輪船排隊進港,缺工問題連帶美國境內物流也大受其害;供應鏈緊俏狀況須持續關注。第三是地緣政治問題,像俄羅斯在烏克蘭邊界增兵,軍事衝突升溫;美中關係、台海局勢,都是未來全球股市必須提防的干擾變數。

聚 與趨勢為伍
但整體而言,3項變數衝擊、導致全球經濟發生最壞狀況的機率低於一成;疫情漸趨流感化,全球恢復正常生活的機率,則超過3成。因此,在資金相對寬鬆下,投資基調仍是股優於債,至於標的配置應掌握二大核心,一是永續、節能減碳及綠能相關產業,另一則是大健康概念,包括生技醫療、護理保健族群。
先看永續投資。節能減碳已是全球共識,各國力拚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目標,未來碳關稅將會成為重要議題,綠能產業會持續吸金,像電動車相關投資,就可當作資產配置主軸。另外,受到疫情反覆影響,與疫苗研發、生技醫療有關的健康產業,也值得作為核心配置。
倒是房地產,過去幾年大漲,未來一年不建議再追高,價格雖不至於立刻反轉,但漲幅過大不排除有修正機會。若以一字為2022投資定調,「聚」象徵人流、金流、物流匯聚,代表投資必須掌握對的方向,與趨勢為伍才有可能獲利。

永豐金控首席經濟學家黃蔭基:升息循環下 金融股成投資標配
2022將是美國開啟升息循環的第1年,全球經濟進入景氣擴張的第2年,及全球股市續創新高的第3年。投資部分,有四大不確定因素,分別是一、供需嚴重失衡下所造成的停滯性通膨;二、美國聯準會加快升息腳步,從升息2至3碼變成4碼;三、中國經濟硬著陸;四、台海緊張情勢升溫。但綜合研判,這4項發生的機率極低,甚至不會發生。

既然市場風險幾乎不存在,通膨又居高不下,人人都要投資,才能避免自己淪為M型的左端(貧窮)。但該買什麼好?從現金殖利率角度,台灣金融股是不錯的選擇。以15家上市櫃金控獲利大幅成長6成來看,2022年股息配發必定豐厚,配合升息循環週期至少持續2年,判斷未來1年金融股難有低點,可作為投資標配。
踞 高處覓良機
至於科技股部分,資金將持續圍繞二大主題,一是未來趨勢電動車,另一是虛擬世界在生活各層面的應用。因此包括半導體、高速傳輸相關IC設計及汽車電子相關功率元件,都會是2022年投資主軸。尤其後疫情時代,全球主要國家追求經濟永續發展,新能源相關包括:電動車供應鏈、儲能裝置及碳捕捉技術,將是未來投資一大亮點。

但要注意的是,由於企業獲利成長將出現衰退,股市再衝高空間有限。逢高賣、逢低買,區間操作,還是相對穩當;若以一字形容2022則是「踞」,意思是股市高居山頭、地勢險要,但就像老虎蹲坐,臨風顧盼。也可說明在景氣走升、利率走揚二大趨勢下,市場機會多,不投資反而是最大的風險。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