瑙塞達日前受訪表示,「我不認為台灣開設代表處有錯,但代表處的名稱並未徵詢過我的意見。」指外交部允許我國以台灣名義在立陶宛開設代表處是個錯誤,並指責外交部的決策導致立陶宛與中國關係惡化,進而遭受經濟制裁。
但事隔一天瑙塞達卻改口表示,自己一直支持台灣在立陶宛成立代表處,強調「我從未說過為了貿易便利而在立陶宛開設台灣代表處是個錯誤」,不過前提是代表處名稱應該要讓「各方都能接受,應信守國際承諾,不應損害立陶宛的國家利益。」
瑙塞達表示支持設立「不具外交地位的代表處」來促進經濟關係,如此一來立陶宛得以信守國際承諾、不違背「一中政策」。瑙塞達今天也在推特發文,「我一向支持促進經濟聯繫,以及在立陶宛與台北建立非外交貿易辦事處。立陶宛是一個尊重國際承諾的主權民主國家,有權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聯繫。」
但瑙塞達在推文中用的卻是「台北」而非「台灣」,再度引起爭議,推文引來不少留言批評,「而你卻選擇不敢使用台灣來稱呼他們…」「你在跟我開玩笑嗎?是台灣!」「是台灣!不是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