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之名掛牌代表處被立陶宛總統瑙塞達說是錯誤的,瑙塞達隔天又在推特發文,重申支持的是立陶宛跟「台北」互設「非外交」的貿易辦事處,來促進雙邊關係,還說立陶宛是民主國家,有權跟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發展關係,但這番話把台灣降格為台北,還暗指我國是地區。
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表示:「今天施壓的、霸凌的是中國,所以這個後果這個代價不應該是由立陶宛、不應該是由台灣來承擔。」
其實政府事前已有掌握,因為中國施壓,立陶宛對台關係「可能轉彎」,但立陶宛政府內部意見分岐,當地國會議長希米利特反問總統為何在中國施壓後,才忽然反對台灣名稱,歐洲議會議員更狠嗆瑙塞達,中國批評立陶宛是狗,可悲的總統竟然建議屈服,到底搞什麼?
北京以經濟制裁,逼立陶宛去掉「台灣」之名,但我方也有反制。歐江安指出:「我們是希望能夠投資,對於台灣跟立陶宛雙方都認為有利於經濟、科技發展,這些戰略意涵相關的產業。支持立陶宛來對抗、對於來自於中國的政治霸凌,還有經濟的一個複合式的威迫。」
台灣國發會將設2億美元「中東歐投資基金」,投資立陶宛產業,初步規劃以科技優先,但撒大錢助立陶宛,能擋得住中國層層施壓制裁嗎?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認為:「這經過我們總體評估之後,覺得是可以符合雙邊利益的一種投資,所以不必然跟最近的所謂中共打壓有密切的關係。」
當中國全面霸凌立陶宛,鋪天蓋地要阻斷跟台灣友誼,敏感時刻政府嚴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