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我是在一個淒風苦雨的冬天渡船到達金門料羅碼頭,隨即被帶到營地蹲在露天廣場選兵。有個大嗓門的文書兵,拿著兵單宣布誰去哪裡。經過漫長的等待,喊出我的名字和么五么師。選兵要看專長,大概是我填的美術及編輯專長被重視,我被選進金中師師部連參三科,接下來的一年,我將負責繪製金門全島的火網編成圖。
【裴社長廚房手記169】新版蒜蓉鮮蚵 失敗恐懼錯誤與諒解的金門回憶

那天為了拍照,重做蒜蓉鮮蚵。因為蚵仔沒有很大顆,朋友王必勝留言說:「有點像金門石蚵。」一句話把我帶回民國70年代的金門。那時候重考失利當大頭兵,抽籤又抽到戰地金門,人生應該沒有比這個更低宕的了。
前幾天和幾位很有成就的建中學長吃飯,他們都在建中之後順利進了台大,知道我後來讀海大,學長說:「你在建中很愛玩喔。」其實,海大已經是當完兵才念的,建中應屆我只考上東海應用數學系,第二年重考,非成大建築不念,結果英文填錯格,直接落榜。我覺得老天爺是對我好的,他讓我抽到金馬獎,遠離家鄉,遠離家人不解的眼光,對我來說是救贖。
金中師駐防在金門的小徑。金門的地形像狗骨頭,小徑村在狗骨頭的中間狹緊處,北有瓊林千年聚落、南接尚義機場。它有魯王墓古蹟、有蘭湖景緻、有戲院,最重要的是有八三么軍中樂園。每次有新船入港,我就會看到八三么前面的排隊人潮,不過,他們是用軍帽排隊,排前面的永遠是軍官的小帽,後面才是鋼盔。後來聽說軍帽上有國徽,用來排隊八三么大不敬,改用名牌排隊,就再不復見軍帽蜿蜒如長蛇入巷的盛景。
金門都是坑道,辦公室和寢室都在這冬暖夏涼的坑道內。坑道的出口有個小花園,植有多株桃花和一棵天外飛來的木瓜樹,木瓜樹的左邊是么五么師師長寢室,右邊是軍事圖書館。我的正式職缺是參三科作戰士,主要工作地點就在軍事圖書館內。
因為金防部要更新火力布署的圖集,我每天早上操練完畢,就會有輛吉普車把我載到一個連隊,我就一個據點一個碉堡實地精測火網配置。依據金防部的要求,我會請連隊的小兵配合,在他的膝蓋綁上紅巾。我在碉堡內,從五零機槍的擊射洞窗看著碉堡外的紅巾,請小兵慢慢走向海邊。在五零機槍的掃射範圍內,我注視著紅巾,紅巾現則畫實線;一旦紅巾消失,我就喊住小兵,火網編成圖開始畫上虛線,然後請他徐走徐停,我則畫出虛線實線交織的火網。為什麼要將紅巾綁在膝蓋位置?因為敵軍搶灘,水鬼匍匐前進時,五零機槍有死角,不見紅巾表示機槍打不到他,這個哨點極可能被摸掉。
曾經去過一個被摸掉的M2-029據點繪圖,我一進碉堡便感覺到一股肅殺之氣,不自覺地打了寒顫。雖然碉堡深灰的水泥牆上,三位死難弟兄的血跡早已刷得白亮,和我去過的其他據點相較更為潔淨,但空氣中刺鼻的漂白水仍浮著腥黏氣味,讓我很不想待在這裡。但那天很不順利,走在沙灘上的弟兄紅巾不斷滑落,讓我的實線虛線火網錯置雜亂,只好不斷重走、不斷重畫。正午的太陽讓洞窗外的沙灘浮起一派白光,其他顏色都被吃掉了,外面只剩強烈的白色。沙灘上騰起熱氣,膝蓋的腥紅布條也變得扭曲模糊。
我逃出陰冷的據點,走進正午熱熾的白光,走了很久的路,才到山外這個滿是人煙的城鎮。心神甫定才發現恐懼會使人飢餓,要吃點強烈的東西壓胃,於是我點了個頭不太大的金門石蚵,只有蒜頭和醬油調味,清甜不腥,這是我第一次在金門吃蚵仔。晚上回到軍事圖書館將草稿重新繪製成火網編成圖,然後帶著小扁瓶的金門大麯到五三三觀測所,師部連坑道上方的小山丘,我喜歡躺在山丘上,看近在咫尺的對岸漁火,喝酒吹風。我酒量不錯可能就是那時候培養的。
到參三科除了繪圖外,還要負責兵棋推演簡報,最大的任務是屏南演習。也就是在尚義機場南方海岸,為從台灣來的立委諸公實彈演習。在夏日的夜晚,平靜無波的海岸,火砲火網交織在金門南方漆黑的夜空,宛如煙火,煞是好看。
這立委訪金門例行的炮火演習所費不貲,演習簡報是由金中師參三科負責。當時我還是菜鳥,但師傅已經退伍,只好硬著頭皮上陣。簡報內容無非戰力展示及火砲數量,但內容是書寫在白布上而非海報紙上。參三科科長隆治順上校告訴我海邊風大,用白布下方固定,效果比紙張好。
不過上面長官不斷修改內容,戰力展示得越來越壯大,火砲數字也修正得越來越多,我也就不斷更新白布重做。但到了演習前,突然又改了一個字,時間已經不允許換布,我情急下用白色壓克力顏料塗掉字樣,直接在塗料上面寫上內容,一看,修改得完美無缺,一定看不出來。
整個簡報送到演習場地,夜深了,戶外天黑風緊,屏南演習開始。隆治順科長開始敍述簡報,當燈光打向白布簡報,我心一緊,透光的白布正中央有一塊四方形的黑洞,我塗上白顏料的地方,不透光,字被黑洞吞噬。隆上校不動聲色把簡報唸完,立委的目光轉向海面,火砲射擊在黑夜海面上交織成綿密完美的火網,夜空的橙紅彈道軌跡映在海面上,彷彿一束束盛放的花蕊,有些不真實。立委們在如煙似幻的火網中彷彿看到勝利,所以他們熱情的鼓掌,我的簡報小黑塊就被遺忘了。
當天深夜,隆科長到軍事圖書館找我,我面色慘白,心想可能要關禁閉了。隆治順嚴肅地和我說:「用白布簡報,不能用塗料,有錯,要剪下來,縫上同樣大小的白布,才能再改字。我只提醒這一次,要用縫的,不能用塗的。下次不要再錯了。」我目送隆科長離開圖書館,覺得被原諒是如此甘美。第二天我藉送公文之便,又去了山外,我又找到那小吃店,點了用蒜泥涼拌的金門鮮蚵,這次口中强烈的甘味,不是壓胃,是暖心。
多年後,我在大學時期獲選青年節大專優秀青年代表,到金門訪問。接待的金防部參謀首長岳超眾將軍曾是金中師高官,他認出我來,還特別給我看當時仍在使用我繪製的火網編成圖。
那天金防部宴請青年訪問團的酒是金門高粱,我和將軍聊了許多小徑的事,我説:「畫火網編成圖的記憶是美好的,不過也因為如此,我被列為機密文書,退伍後四年不能出國。」岳超眾將軍說:「那是要你把金門的據點全都忘了啊。」據點可能已經忘了,不過現在還記得那天的宴席菜有大魚大肉,卻沒有蒜蓉鮮蚵。
今天就來做蒜蓉鮮蚵,以前金門石蚵的滋味已經淡了,腦中出現的是到明福台菜必點的蒜蓉鮮蚵。也因為金門的回憶太深刻,我每次去明福一定吃蒜蓉鮮蚵,今天要複製明福的菜,只好厚著臉皮再打電話給明福阿珠姐。電話那頭,阿珠姐說,明福處理蚵仔,可裹粉炸,沾椒鹽吃,如果蚵仔大顆,當然吃鮮,用蒜頭拌一拌就好吃。
阿珠姐細述了蒜蓉鮮蚵的做法,我不敢掠美,沒增減一個字如下:「蚵仔來,夾雜有細殼,一定要仔細洗淨,原本有點黏稠要洗到乾爽,然後靜置晾乾。要煮前搓進地瓜粉,每一顆都要有粉。接著煮大鍋水,將蚵仔投入,大火水滾煮一下,蚵仔浮起,熟了。撈起來,不要浸冷水喔,直接裝盤,拌入蒜末、香菜末和醬油膏,這樣就好了。」她還說:「如果有人不吃香菜,可以用青蒜末替代。為什麼用醬油膏?因為醬油水水的不好看,醬油膏容易裹住蚵仔。要用好的醬油膏喔!」
這就是明福版的蒜蓉鮮蚵,超級好吃。老婆和兒子們都大大好評,鮮嫩多汁有之,肥美有之。一口接一口,一下子盤子見底。他們可能不知道,這蒜蓉鮮蚵埋藏了金門的回憶,失敗恐懼錯誤與諒解的回憶。
蒜蓉鮮蚵
材料:鮮蚵2袋、蒜頭、香菜、黑龍蔭底油(醬油膏)

做法:
Step1:仔細洗淨蚵仔,有細殻要洗出來。放一旁晾乾或擦乾。



Step2:搓進地瓜粉,讓蚵仔均勻沾上粉。

Step3:燒一鍋熱水,將裹好粉的蚵仔投入鍋內,煮一下至蚵仔浮起滾沸,試熟度,撈到盤內。



Step4:將切好的蒜蓉及香菜末撒在鮮蚵上,倒入適量的醬油膏。拌勻後稍等一下讓它入味。




上桌,趁鮮吃。又一道台式美食。

掌廚人 裴偉
《鏡週刊》社長。雖是時事週刊領頭人,但私人臉書上只見每日吃便當或蒔花弄草紀錄,偶爾還有下廚做菜心得。吃遍美食、喝遍好酒、說得一口好菜的裴社長,在同事催逼下,大方公開私人廚房筆記,圖解詳細,以回覆各方親友綿延不絕的提問,近來結集出版為《裴社長廚房手記》,頓成暢銷書。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