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信封理財記帳節流 平凡媽媽不敗滾錢術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Fannie、楊賢英與珊迪兔(左至右)3位媽媽靠著最平凡的智慧,打理家中財務。
Fannie、楊賢英與珊迪兔(左至右)3位媽媽靠著最平凡的智慧,打理家中財務。
近幾年投資當道,幾乎人人認為,想變有錢,一定要學上幾招心法、最好還能聽到幾支明牌。但有群媽媽,靠著最平凡的智慧,記帳、編預算、定存、省伙食費等,長期重複做同一件事存下第一桶金、接著第二桶金,進而順利幫家中買下房子,現金存款也成為這群媽媽們打理生活最踏實的依靠。

Fannie定存做靠山 32歲買下千萬屋

「為了採訪,我特地穿這件10年前買的上衣,我保存得很好,當初購買時,也特地不挑流行款。要買到好東西真的不用花大錢!」臉書《芬妮說書booksfannie》版主Fannie拉著上衣自信地說。
沒有長輩協助,Fannie與先生2017年在新北市買下總價超過千萬元的房子,頭期款200萬元、後來又加速還款將近100萬元,而這些全都由Fannie一手規劃。特別的是,Fannie在此之前完全沒做過任何投資,「我聽媽媽的話,有收入就存下來,靠記帳、編預算、做定存,我真的扎扎實實把錢留下來,工作3年就已經存到第一個100萬元。」
研究所畢業後,Fannie在外商化妝品公司擔任儲備幹部,月薪5萬元,初出社會的她並沒有在五光十色的化妝品界迷失自己,每天依舊記帳、編列消費預算。Fannie給自己訂定的原則是:單件衣服不超過1,000元,上班日午餐盡量帶便當,每月儲蓄率需達70%。

Fannie理財小檔案

出生:1985年

現職:外商公司數位行銷與媒體業務經理

家庭:已婚,育有2子

理財心法:

  • 每天記帳,再以月、年做整年度的統計、規劃
  • 家庭儲蓄率維持30%以上,以定存為主
  • 每10萬~15萬元做一筆定存,以年為單位、分批存入,保持每3個月有定存到期,增加資金活用性
定存儲蓄3原則
婚後,Fannie與先生維持3成的儲蓄率,並準備一年期的家用緊急預備金,因長期記帳、編預算的習慣,了解家庭收支曲線,「我發現外食是最大地雷。」並且Fannie也持續婚前定存的習慣,「爸爸曾說過,不要看不起定存,當你需要用錢時,定存就是最穩當的靠山。最高紀錄我曾有14筆定存。」
為讓定存發揮最大儲蓄效果,Fannie運用3原則:第一是拆單存,每筆定存大約10萬至15萬元,「一次做30萬元的定存,萬一急需用錢,必須整筆解約,利息也會打8折,若拆成數筆,需要用錢時只要解約一筆就行。」第二是定存以「年」為單位,但會安排不同時間存進銀行,讓定存每3個月到期一筆,「這樣一來定存也能活用。」第三則是利息一定放入本金,產生複利效果。
不過,面對節節敗退的定存利率,Fannie自2020年起已開始投資理財,定期定額買進海內外ETF。「但不論如何,記帳、編預算、持續存錢沒停過!」

家事達人楊賢英 保單存錢滾出兩間房

楊賢英早年省下的錢都存入保單中,現在每月能有1萬多元的保險還本金。
「現在物價真的很貴,但我一點都不擔心。」當了全職家庭主婦超過40年、被封為家事達人的主婦楊賢英氣定神閒地說;沒有買過任何一張股票,靠著在伙食費、生活支出上精打細算,再將存下的錢全數轉入儲蓄型保單,如今楊賢英每月都能領回1萬多元,作為退休支出。不僅如此,她還先後買下兩間房子,目前總價皆超過千萬元。
走進楊賢英的家中,會發現四處都有紙藤編織的器具做成各式各樣的置物架,「這些全都是我做的!」原來早年機緣,讓楊賢英成為紙藤編織老師,不僅用教學增加家中收入,還成為台灣紙藤教學的第一把交椅。
楊賢英提到,婚後為照顧孩子,將工作辭掉,只剩先生一份收入,「要繳房租、付孩子學費、生活費等,我分3個信封分類家中支出,剩下的就存起來當做買房基金,或者繳付保費。」

楊賢英理財小檔案

出生:1955年

現職:家庭主婦,著有《我的食材便利包:全年常備!食材收納保存活用書》《零基礎學紙藤編織》等

家庭:已婚,育有2女

理財心法:

  • 善用信封理財,以支出類別區分,將當月需要的花用先放到信封中,控制消費額度
  • 買儲蓄險強迫存錢
  • 從餐飲費開始省起,自己煮替代外食
強迫存錢買保險
精省從伙食費開始,她到大型批發市場買整個月需要的肉類、魚類,因為價格比一般社區型市場便宜2、3成;買回家後先做成半成品、分裝。青菜類不能久放,就在附近市場買,但只買當季盛產,因為價格便宜。
楊賢英靠著聰明處理食材、大量採買,每個月家中伙食費只花6,000、7,000元。
談到買保險的源起,楊賢英強調,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想盡辦法把錢留住,「保單提前解約會有大筆損失,為了不讓損失發生,萬一缺錢,我一定會想其他辦法處理。」事實上,1980年代,楊賢英與先生開設電器行做生意,擔心做生意需要金錢周轉,如果是銀行定存,恐怕會常解約,所以決定用保單來強迫存錢。
現在夫妻倆已退休,手上有兩間房子,但生活態度從沒改變,「我算過,夫妻2人加上女兒偶而在家用餐,3人每月伙食開銷不過6,000、7,000元。而且我與先生約定好,每月支出不能超過國民年金、勞保、勞退能領的金額,我們不僅做到,有時有剩或有其他收入,還能再存下來。」

精算媽咪珊迪兔 2表4帳戶理債又理財

珊迪兔表示,整理好資產負債表,就可得知家裡每月資產收益情形,經濟狀況一目了然。
「到現在我還記得,最窮的時候帳戶只剩下838元。」《家計力:小資家庭必讀的財務整頓寶典》作者珊迪兔苦笑說,已經挺過身心最煎熬的一段,但回憶起往事仍難免感傷。
從小家境優渥,不曾為金錢所苦,也被父母送到美國栽培念書的珊迪兔,回國後不久,一場家庭財務危機讓她的生活變調。尤其婚後4年,珊迪兔有了小孩,要償債、養小孩,於是她仔細規劃家用收支,並自創2表、分拆4帳戶理財,不僅將負債還掉7成,每年還能從規劃做退休的投資帳戶中提款10萬至20萬元。

珊迪兔理財小檔案

出生:1984年

現職:精算媽咪幸福商學院創辦人

家庭:已婚,育有1子

理財心法:

  • 自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並規劃4帳戶:家用、緊急預備金、教育、退休投資戶
  • 用海外券商戶交易美股,以全球型ETF為主,資金分為5份,指數大跌5%就以1份資金買入
  • 參與P2B公司債募資平台,挑選:1.有提供等值擔保品、2.壞帳買回條款的公司,平均年收益8至10%
剩餘資金轉投資
珊迪兔提到,2表的資產負債表中,屬於家庭資產的有存款、投資淨值,流動負債是信用卡費、非流動負債為房貸餘額,整理好這個表,就可快速得知每月資產收益情形。損益表則是家庭成員的收入、要負擔的支出,包含日常生活開銷、孝養金等,支出部分可以寫下原因,釐清是否有改善空間。4帳戶則區分家用、緊急預備金、教育、退休投資戶,專款專用,「透過2個表去幫4個帳戶規劃預算、控制支出。」
珊迪兔降低債務的月付金後,開始前進美股ETF,創造更多收益。(翻攝自NYSE臉書)
因為市場利率低,還清大半負債後,珊迪兔與銀行協商,降低月付金、延長還款年限,將手邊剩餘資金轉作投資。2019年底她開設海外券商戶,買美股全球型ETF,只在大跌時進場,「我將資金分為5筆,美股指數跌5%,就以一筆資金買入,目前帳上投報率在10%至15%。」
另外,珊迪兔也善用P2B(Person to Business,個人借貸給企業)的借貸平台創造每月被動收入。「臨時需要資金的企業會上P2B的平台借貸,發行公司債、提供月配息,每年投報率約有8至10%。但注意要挑選有提供擔保品、且有提供壞帳買回條款的公司借貸,並且找金管會核可的P2B平台,才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