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迷人總是先贏一半。迫不及待下了單,收到時無論禮盒的質感、材質,都讓人驚艷。仔細看,盒中的馬卡龍塊頭比起傳統版本要大上許多,也是因為這樣,讓不少客人誤以為公子餅鋪販售的是達克瓦茲。
【試吃筆記】「公子餅鋪」念舊中創新 設計師男孩讓台式馬卡龍換裝轉大人

第一次看到「公子餅鋪」,是透過社群網站的廣告,整體視覺、設計非常新穎,雖說販售的是牛粒(台式馬卡龍),過往在傳統麵包店中看到的小西點印象卻被顛覆。

陳彥丞和彭浩哲是大學同學,本業都是設計相關,會一起「開鋪」,是因為有段時間兩人正逢低潮期,為了排解鬱悶,假日時相約一起烤蛋糕,卻意外發現做甜點這件事有著超高療癒效果。做出了興趣,也嘗試出了心得,公子餅鋪就此開張。至於趣味性十足的鋪名,「因為我們是臭直男啊!」浩哲笑說:「就想說可以用周星馳的電影哏。」

會選擇做台式馬卡龍,彥丞表示:「算是任性吧,觀察到市面上都以西式甜點居多,就想做不一樣的東西。」他也補充,台式馬卡龍是現在許多人還有印象、共鳴的點心。彥丞說:「對很多人來說那是小時候的回憶,我們希望讓這個回憶陪伴大家長大,變成大人感的台式馬卡龍。」


過往台式馬卡龍口感上偏乾,內層奶油大多僅有薄薄一層,彥丞與浩哲特地使用加了糖漿的義式奶油霜做內餡,除了質地偏硬挺,能擠出不易變形的漂亮形狀,飽滿的內餡也讓冰過後立即享用時就如同冰淇淋口感。而外層則加入玉米粉,提高蛋黃比例,使其更為蓬鬆柔潤,令人感覺大人版的馬卡龍,從裡到外也跟著女大十八變。


兩個大男孩談著自己的副業,沒有經驗老道的調調,卻像是做報告後,獲益良多的學生:「做出這個品牌,也是讓我們學著在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時,也得考慮市場面向。」台式馬卡龍只是首波,公子餅鋪已規劃好未來方向,無論是透過新品或者聯名,都要以「台灣口味」為出發點,讓甜點的角色更不一樣。
公子餅舖
- FB請搜尋:公子餅舖
- IG請搜尋:gongzi_baking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