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加裝眼球追蹤功能,要價不菲,市場人士透露,其「成本價」動輒100美元起跳,「產品市售價」更往往超過200美元。不禁讓人好奇,除了能「解放雙手」,讓AR、VR的介面控制更直覺,眼球追蹤究竟還能做到什麼事,才讓這些科技巨擘爭相追捧?
hTC全球產品策略發展負責人葉申指出,當VR眼鏡要做得愈小、愈輕薄,就得找出最節能省電的運行方式。毫無疑問,如今畫面解析度上看8K、360度無死角的VR眼鏡,時時刻刻都得花費龐大運算力呈現畫面場景,但人類眼球能看到的範圍其實非常有限、僅10~20度,根本不到全畫面的5%;眼球追蹤可做到的第一點是「注視點渲染」,只讓用戶注視的畫面範圍清晰即可,此舉可大幅減少運算,省下至少10倍的電力。
第二點,則是在未來的VR社交中,讓現在看似呆板的「虛擬人」更栩栩如生。Meta董事長兼執行長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日前公開表示,透過Zoom等通話軟體聯絡,因為沒有「眼神交流」,只會讓人感到疏遠,未來在VR社交中,眼球追蹤功能可以抓到真人細膩的眼神變化和臉部表情,讓虛擬人同步呈現,將是Meta下一代Oculus Quest產品的亮點。
「眼球絕對是AR未來最重要的人機操作介面,當機器快速知道你的注意力在哪裡,才能即時給你想要的資訊。你想想看,如果你在趕公車,卻不知道眼前這一班車能不能到目的地,等打開Google Maps查完,車已經走了,如果你眼睛看向車牌,就能立馬在眼鏡內顯示所有停靠站點,這才是『虛實互動』的未來。」佐臻董事長梁文隆總結道。
專家認為,一項正在崛起的技術,在各領域中都有可能被採用。「繼AR、VR之後,眼球追蹤下一個『潛力舞台』,將是車輛安全應用。」瑞典眼球追蹤大廠Tobii大中華區總經理蘇亦堂樂觀看待。
蘇亦堂說,2019年歐盟要求所有歐洲出廠的車輛,都必須搭載DMS(駕駛行為偵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他國車廠的車要賣到歐洲,也得遵循同樣的規定,最慢在2025年後,將對所有車輛全面實施。由於眼球追蹤技術可輔助分析駕駛人當下的認知及心理狀態,包括是否夠專注、疲勞、情緒不佳等,可望獲得車廠青睞。
此外,受疫情影響,人人都想減少「觸摸」,已有手機大廠考慮未來靠眼睛也能「滑手機」,「過去三星和華為有推出類似功能,但時間太早了,現在還在等待時機點,讓眼球追蹤『捲土重來』!」一位市場人士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