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講堂】通膨不飆高 股市偏安但難V轉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投資人要有與通膨長期抗戰的準備,高殖利率、消費等族群仍是熊市主流,科技股反彈應減碼。
投資人要有與通膨長期抗戰的準備,高殖利率、消費等族群仍是熊市主流,科技股反彈應減碼。
美國聯準會今年已陸續升息4次、共7碼,接下來到年底還有4次會議,持續升息可預期。但觀察油價、物價、美元等重要指標,通膨開始降溫,下半年市場的肅殺氣氛會稍稍緩解。
就聯準會對通膨的基本方針來說,白話一點就是零容忍。觀察近期官員的論調,聯邦基準利率在今年底將飆升至4%。聯準會官員明顯知道這樣的行動對股市、就業、甚至經濟都有極大風險,不過為了壓抑物價,他們顯然做好了經濟衰退的覺悟。所以,市場物價到底何時出現明顯降溫,才是股市真正能長期布局的訊號。

油價修正 物價難回落

過去數十年來每一次通膨失控,背景都有戰爭拉動的高油價,例如1980年的兩伊戰爭、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及今年的烏俄戰爭。好消息是,近期包括小麥、玉米、油價、天然氣、銅價與鎳價等,都出現25至35%左右的修正,慢慢回到烏俄開打前的價位。
但通膨問題沒那麼單純,以烏俄戰爭為例,近期雖降溫不少,但俄羅斯仍然隨時可能中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給,因此各國央行對油價仍抱持高度警戒。
另一方面,即使許多原物料或貴金屬價格回落,但之前造成的企業成本增加已陸續轉化成商品價格提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例如,日本光在今年4至6月,就有近7成的企業調整或決定調漲商品價格,而終端的商品價格彈性遠低於原物料價格,漲價後非常難降價,這也會造成長期通膨不易大幅回落。
再看世界3大央行的動作,Fed今年以內不會縮手,歐洲央行決定在7月加入緊縮行列,日本央行則認為通膨升溫是暫時現象,堅持貨幣寬鬆政策並干預債市。3大央行尚且不同調,通膨如何能正式反轉?
紐約聯邦銀行的通貨膨脹模型預估值是2022年將保持在3.8%,2023年與2024年分別為2.5%與2.1%,該模型顯示即使到了後年,通膨也沒有回到聯準會的預期值以下。
所以投資人要有與通膨長期抗戰的準備。不過,因為聯準會早早出了重手,市場已經消化並且接受,只要未來通膨不要大幅飆高,市場最大幅的殺戮應該已經過去,股市可以偏安看待,但不可能V型反轉,收益穩定、高殖利率、消費等族群仍是熊市主流,科技股反彈應該減碼。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