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14:49 臺北時間

【口罩鬆綁第一天】本土+15595死亡+53 「氣喘」列新冠重症風險因子

mm-logo
生活
今為戶外口罩令解除第一天,未來疫情走勢仍要觀察。(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今為戶外口罩令解除第一天,未來疫情走勢仍要觀察。(示意圖,本刊資料照)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15,651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595例本土個案及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3例死亡。指揮中心也指出,週二(11月29日)已發函各醫院,將氣喘列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
今日新增之15,595例本土病例,為6,913例男性、8,669例女性、13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個案分布為新北市2,568例,台中市1,999例,高雄市1,962例,桃園市1,715例,台北市1,279例,台南市1,258例,彰化縣956例,新竹市532例,新竹縣524例,屏東縣496例,苗栗縣443例,雲林縣344例,嘉義縣270例,南投縣255例,宜蘭縣231例,花蓮縣211例,基隆市182例,嘉義市164例,台東縣108例,金門縣65例,澎湖縣31例,連江縣2例。
今日新增15,651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5,595例本土個案及56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53例死亡。(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發言人指出,今日確診個案較上週四(11月24日)下降2.6%,這週4天的確診個案則較上週前4天下降4.4%。此外,今為戶外口罩令解除第一天,指揮中心會再持續觀察疫情走向。
指揮中心說明本土死亡及重症個案。(指揮中心提供)
而今日新增53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為35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3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51例具慢性病史、37例未接種3劑以上COVID-19疫苗。確診日介於今年8月1日至11月27日,死亡日期介於9月27日至11月28日。
羅一鈞說明本土死亡及重症個案情況。(指揮中心提供)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死亡個案中有一例為30多歲男,無慢性病史、有打3疫苗,11月24日出現不舒服、嘔吐,25日昏迷送醫,到院檢查發現心包膜積水、肝腎功能異常等,並且陽性確診,不幸急救無效過世,死因為心因性猝死與疑似心血管病變,附帶新冠病毒感染。
今日國內新增122例中重症個案,並有53例確診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提供)
此外重症中有一例3歲男童為MIS-C,10月4日曾確診,11月20日出現發燒腹痛等症況,21日急診住院後持續發燒,且凝血功能異常,研判為MID-C,給予免疫球蛋白與類固醇治療,29日已康復出院。
指揮中心說明本土今年度本土病例分析。(指揮中心提供)
另外,指揮中心週二已發函各醫院,將「氣喘」列為新冠重症風險因子,因此往後口服抗病毒藥包括倍拉維(Paxlovid)與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均可以氣喘作為開立條件,民眾若有氣喘病史,在診療時亦可主動告知醫師。
至於昨(11月30日)疫苗施打情況,次世代疫苗共接種18,156人次,其中BA.1為1,559劑,BA.5則是17,097劑。疫苗總共則施打24,112人次,國內第一劑疫苗涵蓋率來到94%,第二劑88.6%,第一次追加劑74.3%,第二次追加劑17.6%(65歲以上為43.2%)。
而今日新增56例境外移入個案,為33例男性、2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分別自土耳其、日本、法國、紐西蘭、馬來西亞及越南(各1例)移入,另50例感染國家調查中。入境日期介於今年10月27日至11月29日。
王必勝說明中國疫情情況,並呼籲民眾疫苗打好打滿。(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官王必勝也特別說明,中國從10月中旬起至11月底確診屢創新高,有條傳播鏈,雖然採取所謂的「動態清零」,不過因為各地的抗爭行動,恐難徹底執行。其中,廣東省11月起疫情快速上升,和重慶同樣是BA.5與BA.2盛行,北京較晚2週開始大流行,只要傳播則為BA.7病毒株。
王必勝也提醒,國人若在中國工作、就學、居住,第一要點就是建議要打疫苗,包括追加劑在內;其次是疫情起來後,要注意弱勢群體如長輩等,尤其要照顧小朋友;最後最重要還是預先規劃醫療資源取得,像是就醫管道和慢性病藥物等,若有任何困難可考慮提前返台。
至於有計畫要前往中國者,王必勝則呼籲,可以打好疫苗再過去。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4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