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時代生活劇有別於八點檔鄉土劇,規劃質感更精緻,以30集為單位的連續劇,特別添加產業背景,讓戲劇多了一層意義。「不但可以貼近當代經濟狀況和生活條件,表現台灣各時期生活氣息及細節,也能準確掌握時代氛圍。」監製蘇義雄說。
如:《苦力》講述70年代碼頭工人打拚的故事,《我的婆婆》以2008年金融海嘯,台灣糕餅業轉型的背景,《茶金》則是重現50年代台灣輝煌的茶貿易時代,《牛車來去》描繪從1943年日治時期晚期開始,台灣農村產業的樣貌及發展。
4部作品雖然都是時代生活劇系列,調性及規格依內容、製作經費不同有所調整。蘇義雄舉出《茶金》最早預計製作20集,經過團隊討論,編導認為縮短至12集能把故事說得動人,而喜劇調性的《我的婆婆》,適合發展長集數內容,決定延伸至40集。
蘇義雄笑說:「當初《苦力》播出時,觀眾反應故事太苦,每次看、每次哭,看得好累!所以決定推一部喜劇,綜合觀眾看戲的情緒。」《牛車來去》之後,緊接的是4月底開拍的《我的婆婆2》,讓時代生活劇系列重回喜劇風格,調合觀眾心情:「生活本來就是有悲有喜!」
相較於1、2號作品有「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算支持,《茶金》由公視、客委會合作,《牛車來去》首次由中華電信與公視合資合製,蘇義雄表示:「中華電信被賦予扶植台灣內容產業的期待,而且對企業形象、產業成長有助益,雙方不排除後續有更多合作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