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友分享,康軒的國中一年級下學期生物課本,第3章談及生物的命名與分類時,先以簡單的3格漫畫當「暖身操」,漫畫中1名男學生和男同學分享,稱他吃了「糖醋土豆絲」,讓對方不解反問「土豆那麼小又硬,怎麼切絲啊?」男學生則認為,「土豆=馬鈴薯」,懷疑2人說的土豆是否為同一種。
該則漫畫主要想強調的是俗名有許多不同說法,因此需要有學名來當作一個方便溝通的統稱。漫畫的下一頁也給出解答,表示「馬鈴薯、花生都常被稱為土豆,但兩者是不同的物種」。
然而,一般台灣人所稱的土豆都是指花生,該教材內卻將中國的習慣用語當作台灣人的說法來介紹,引發許多網友質疑,甚至批評是文化統戰、已被中國同化。但有另一派網友認為,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搜尋土豆的釋義除了有花生,也備註是馬鈴薯的別名,認為沒有問題。
教育部長潘文忠今在立法院質詢時被問及此事,他也訝異反問是否真有這樣的內容,直言「我們審查不可能通過這個」,表示教科書怎麼會用中國用詞。他強調,若是經過教育部國教院審定的教科書,一定是國家慣用詞,如果出版社有誤寫,教育部也會給予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