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建議去「有麵子蔬食料理」吃飯前,一定要先上網研究菜單,否則會當場陷入選擇困難。雖然是一間僅有30個位子的小店,菜色卻在日式拉麵、韓式料理、台式小吃、義大利麵、咖哩之間反覆橫跳,不光口味正宗,還堅持不用素料,全靠天然食材熬出滋味,從料理手法就知道廚師肯定大有來頭。
【蔬食無國界1】完成老爸心願的「有麵子」 超專業主廚完美駕馭臭豆腐、拉麵、韓式炸G

當蔬食脫離宗教範疇,往健康飲食、愛護地球的方向靠攏,自然吸引更多人將蔬食納入日常,連帶讓更多餐飲專業人士投入,帶來更多菜色變化。當製作蔬食的人改變思維,蔬食口味也隨之跨越國界,變得多姿多采,不但可以天天吃,還能成為親朋好友聚餐打牙祭的選擇。


從廚房走出來的老闆兼主廚張哲維,身高191公分,一看就有專業主廚架勢,過去在知名餐飲集團服務,歷練過牛排館、美式餐廳、日本拉麵、日式甜點、韓國新派料理,豐富的餐飲資歷是他開店的最大本錢,投入蔬食卻另有一段故事。

張哲維苦笑說:「其實我爸媽都吃素,尤其爸爸非常希望我能做蔬食,但我年輕時很叛逆,非要反著幹,一退伍就去牛排館打工,投入餐飲業打拼多年,但是爸爸始終沒有放棄,有機會就勸我,我一直跟他說快了快了,等我終於決定離職,爸爸卻生病走了,那一刻我真的蠻後悔的。」
父親離開後的隔年,正是疫情中的2021年,張哲維終於在台北景美開了有麵子,對他來說,是完成父親的心願也是給自己的交代。找店面的過程中,他認為父親在冥冥中都有指引,不僅日期剛好在父親過世那一天,而且前後兩個店面的房東都是蔬食者。
腦子轉得快,動手能力也強的張哲維,在各種餐飲模式中打磨20多年,今年43歲,正是經驗與精力最盛的年紀,轉做蔬食雖然駕輕就熟,也有許多屬於自己的堅持,他說:「因為家裡從小吃素,我對素食的利弊很熟悉,所以更想改變,第一個就是不用素料,全用天然食材,如果買不到適合的材料,我就自己動手做。」
即使不用奶蛋,烹調上的侷限很多,但張哲維透過實驗找出解決方法,因為這股傻勁和堅持,張哲維幾乎全年無休,公休日都來店裡備料,自己灌糯米腸、用蔬菜漿做蝦捲、用燕麥奶熬湯頭、燉咖哩,蔬食餐廳迅速做出口碑,幾乎天天客滿,今年3月底又把店從景美遷到台北餐飲一級戰區的錦州街,不僅裝潢進化,用餐空間更舒適,菜單也越發成熟。
自認很怕無聊的他,用澳洲燕麥奶、鷹嘴豆和各種新鮮蔬菜,把拉麵變化出黑芝麻、香椿、黑蒜、韓式泡菜、泰式酸辣椰奶等繽紛口味,就連顏色也特別講究,黑綠黃紅都齊備,天天換顏色吃也可以。


義大利麵也有煙花女、巴薩米克醋、黑松露、蒜辣等選擇,張哲維以墨西哥辣椒取代鯷魚替煙花女提味,營造豐富的味覺層次,讓我更想試試單純放橄欖油和墨西哥辣椒清炒的滋味。

蓋飯系列除了有炸蔬菜做的天婦羅蓋飯、用照燒醬汁燒圓茄的照燒鰻魚蓋飯,他還以瑪莎拉醬汁與櫛瓜、蘑菇、秋葵等做成南洋椰奶咖哩;手炒義式香料則加紅蘿蔔、鴻禧菇、美國洋芋、花椰菜做成義式香料咖哩,如果點雙拼咖哩,還會放上厚豆包做的炸G排和秘醬燒排,滿足感超級高。

不過我第一次來吃飯時卻是被主廚的炸物小點給驚豔到了。來自張哲維家鄉宜蘭的青草臭豆腐,有麻辣和油炸兩種,油炸版酥香涮嘴,比專業店還專業,麻辣版香氣逼人;用花椰菜偽裝的韓式辣G翅甜辣可口,以假亂真,蔬菜外頭裹的脆漿和甜辣醬汁是他去韓國受訓時學得的技巧;以海苔片假裝的炸魚皮,淋上莎莎醬更迷人;其他還有主廚用千張包的糯米腸、蔬菜漿做的炸蝦捲,以及混合杏鮑菇、金針菇、猴頭菇、豆皮的唐揚G,根本是一個可以獨立營業的蔬食版炸物攤。



菜單上提供如此多的品項,菜式全都現點現做,許多還需要手工備料,讓我很好奇他的廚房到底有多大?答案是6坪,多虧以往專業的廚房訓練,張哲維把小空間安排得井井有條,出菜有條不紊,還能依照客人需求,做全素或五辛素,只是現點現做,有時等待時間會比較長,某些手工品項可能會缺貨,但可能是蔬食者心境都比較平和,目前為止,食客都挺有耐心,只為吃到好味道。

張哲維還說:「我爸有交代,不能賣太貴,這樣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吃。」至於他自己雖然沒有刻意要求,居然也想不起上一次吃肉是什麼時候了。當年叛逆的大男孩,如今終於磨平了稜角,與自己和解,一股子勁全都用在鑽研新菜上,多年累積的功力大概才發揮了6、7成,隔一陣子說不定還會推出意想不到的新菜,甚至是拿坡里披薩呢?!

有麵子蔬食料理
-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錦州街404號
- 電話:02-2933-4522
- 營業時間:11:30~14:00、17:00~20:00,週一、四公休。
- 刷卡:不可。不收服務費。接受Line Pay。
- LINE ID:@357bzbdg
- 備註:每人低消200元,用餐限時90分鐘,禁帶葷食進店。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