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跟著利率走一定賺 工人之子滾出億元身價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鄭廳宜在股海掙得億元身價,他傳授絕招:跟著利率走,一定能賺錢。
鄭廳宜在股海掙得億元身價,他傳授絕招:跟著利率走,一定能賺錢。
「人生啊!快樂就好。」億元教授鄭廳宜最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但當大家要棄船金融股時,他又會急得跳腳,立刻化身金融股代言人,強調這輩子存股就存金融股。儘管去年遭遇逆風,今年配息差強人意,鄭廳宜仍不離不棄,台企銀更是他的心頭好,甚至打算抵押土地加碼搶進。窮小孩在股海掙得億元身價,鄭廳宜傳授絕招:跟著利率走,一定能賺到錢。
週五的高鐵台中站人來人往,億元教授鄭廳宜開車來接我們,一上車便嘟嚷著,媒體要溫柔下標,不要凶神惡煞的,「投資人的錢都在裡面,人家會驚ㄟ!一砍就砍在阿呆谷。」他說,人嚇人才會嚇死人,存金融股是爭千秋而非爭一時。

鄭廳宜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65年(58歲)
  • 現職:僑光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
  • 經歷:華南銀行專員、郵局辦事員
  • 學歷:日本名城大學經營學財務金融博士、朝陽科大財務金融碩士、台中商專應用日語科
  • 投資心法:
    1. 存股就存金融股,永遠不會倒
    2. 金融股買低就會贏,享穩健配息、資本利得
    3. 跟著利率走,能找到財富
    4. 錢進美債20年期ETF,等待降息循環的報酬

金融不怕倒 跌停時搶進

今年金融股配息腰斬,甚至不配息,台企銀、玉山金配發股利不到1元,3月中、宣布股利隔天,台企銀打入跌停12.6元,當存股族都哭哭時,鄭廳宜卻眉開眼笑。「我正好陪媽媽在醫院做骨頭灌漿手術,看到台企銀跌停,就叫2個女兒各買進50張;再聯絡銀行協理,想說有塊土地做抵押,借個幾百萬元來買。」鄭廳宜說,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讓2個女兒每年各有200萬元的被動收入。
他透露,目前手中累積200多張台企銀,「投資無法判斷何處最低,但只要買得夠低就會贏。很多人兆豐金買在(高點)44元不恐懼,玉山金買在(高點)35元不恐懼,等跌到相對低點卻不敢買?頭殼壞去喔!」他斷言,金融股利空已過,明年會配得好。
台企銀獲利持續創高,股價位階也較低,是鄭廳宜的心頭好。
「但投資不要死邦邦的啦!要用『波段存股』策略,漲到相對高點就賣掉,拿獲利去做別的事。」3年前疫情爆發,台企銀股價跌9元,鄭廳宜逢低買進400張,「漲到12元砍掉一半,獲利60萬元入袋啊!另一半留著存股,還能享有6%殖利率。」
台灣金融業屬特許行業,受高度監管,鄭廳宜風趣地說:「台灣2種行業不會倒,一個是金融業,另一個是風花雪月。至少壽命會比我長,但別的產業就不一定了,以前柯達很強大,卻一夕之間破產,我當兵時在成功嶺喝的飲料,也消失了。」
台灣金融業屬特許行業,受到高度監管。

省屬行庫穩 首選台企銀

那麼,金融股怎麼挑?「金融商品值不值得投資,沒有絕對,都是『比較』來的。」鄭廳宜直言,前省屬行庫最穩定,目前的心頭好是台企銀。「拿彰銀、台企銀做比較,彰銀前4月EPS為0.44元、股價18元,台企銀前4月賺0.56元、股價14元,我估今年台企銀能賺1.7元,優於彰銀1.35元;台企銀的獲利動能強勁、股價便宜,怎麼不敢買?」他認為,獲利能帶動股價,至於那些獲利未見成長或仍虧損的金融股,就要暫時避開。
特別的是,在鄭廳宜心中,護國神山台積電還不如台企銀,「台積電股價看外資臉色,不是我們螞蟻雄兵能搬動,現金殖利率2.5%也較低。」他進一步估算,同樣持有5年,台積電總報酬為52.5%,低於台企銀的65.4%,「尤其台積電股價在575元至600元間是最大壓力區,有677萬張套在上面,換算下來,等於要3,892億元才能把677萬張籌碼吃下。」

美債ETF 鎖定長天期

馳騁股海逾30年,鄭廳宜的億元身價源自獨門一招,他傳授心法:跟著利率走,這輩子不會沒有錢。「在我眼裡沒有景氣行情,只有資金行情,我看利率在做事的。」他引用陸劇《瑯琊榜》角色梅長蘇說的話:「既然要動用江湖,就要知道這個江湖是誰在做主。」既然要投資股市,就要知道股市中是誰在做主,鄭廳宜解釋,股市中打開資金水龍頭的,就是美國聯準會。
2020年4月,美國宣布降息4碼,並且無限QE,「撒幣9兆美元,有史以來最多,超大型水龍頭打開了!我就預料台股會大漲到你無法相信。」全球股市在2022年陸續創高,當時台股也奔上18,619點的歷史新高。
「利率走低的時候,就拿閒錢出來買強勢股。」鄭廳宜當時瞄準電動車、AI、儲能概念股,他舉例,重電設備廠華城技術含量高,美國加州大火斷電、日本大停電等,都是華城去協助恢復電力,「我在30多元上車,賺一倍就出掉,後面的劇情已不是我能掌控。」助理王宏智分享,老師說投資就像交朋友一樣,不要小氣,意思是不必計較低點,也不必計較賺太少,來到波段新高、或是賺到一倍就可獲利了結,拿錢去做別的事。
美國暴力升息告終,鄭廳宜改為「錢」進美債ETF,靜待降息循環的資本利得。
而隨著美國暴力升息進入尾聲,鄭廳宜的操作策略也改為「錢」進美債ETF,他從美債2年期殖利率的走勢嗅出端倪,年初時從5.08%降至3.6%,因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亦步亦趨,可用來預測利率走向,鄭廳宜由此判斷美國不會再猛烈升息,於是買進美債20年期ETF。
「農曆年後,拜託我女兒天天買一張,慢慢買到90張,穩贏的啦!」鄭廳宜解釋,市場判斷美國升息差不多到頂,未來只要開始降息,債券價格就會上漲,有資本利得可期。至於選擇20年期長債入手,主要是考量債券價格對利率敏感度,越是長天期、敏感度越高,「啟動升息時,長天期跌幅大於短天期;開始降息時,則是長天期漲幅大,更有賺頭。」
鄭廳宜以元大美債20年期ETF為例,2020年零利率時,漲至最高54.6元,以目前價格32元計算,他估3年後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有機會降至1%,假設漲幅4成,股價將達44.8元,再加上年均殖利率3%、長抱3年有9%,加總共可賺到49%的報酬。

股海搏翻身 掙快樂人生

僑光校友、今年25歲的東熾說,鄭老師亦師亦友,「老師常說利率低時錢就多,利率高時鬼故事多,懂得看利率,人生就快樂;還鼓勵我們每天起床要唱Money、Money、Money。」鄭廳宜講課幽默,激發他的投資興趣,東熾還加入股友社當社長,畢業後選擇到銀行工作。
鄭廳宜(中)在僑光科技大學授課,與學生相處亦師亦友,講課幽默激發投資興趣。
出身南投竹山貧苦家庭的鄭廳宜,幼時見做工的父母向老闆爭取加薪5元,爭得面紅耳赤,代書卻只寫幾個字、蓋個章,就賺到幾百元,「我發誓要好好讀書,讓家人過好日子。」58歲的他拚搏大半生,在股海掙得億元身價,如今只求簡單快活,「只要餓了有飯友、想爬山有山友,其他的,快樂就好!」他笑說。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