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最前線】AI熱潮台股激演 3大重磅名家指引下半年投資術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左起)、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分析下半年台股布局方向。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左起)、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分析下半年台股布局方向。
今年上半年,台股受惠AI熱潮,激情演出,指數漲幅逾2成;但全球需求尚未回溫,企業獲利仍在修正,個股卻一飛衝天。進入下半年,投資人是否該停看聽?本刊特別專訪3位重磅名家: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以及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為投資人指點台股布局方向。
近期台股在大漲一波後,進入上沖下洗、高檔震盪格局,時序進入下半年,投資人心中最大疑惑有二:一是AI股是否能追漲或繼續持有?二是大盤有沒有機會走高、突破1萬8?本刊特地專訪3位重磅級台股名家: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以及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為投資人解惑。
寬量國際策略長谷月涵

市場資金不虞匱乏 指數高點不做預設

儘管企業庫存消化速度較預期慢,全球終端需求回溫速度相對疲弱,但市場資金動能及經濟基本面,都比想像中強勁,因此先前對大盤較保守的想法,現在修正為審慎樂觀;對於指數高點不做預設,但判斷應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指數不排除有機會挑戰1萬8。
下半年行情偏樂觀主因有二:基本面上,電子業訂單需求偏弱,但疫情解封後,內需服務業表現由弱轉強,在一強一弱下,經濟萎縮情況不如原先預期嚴重;再看資金面,由於物價高漲,各國央行必須靠升息抑制通膨,表面上看是收緊銀根、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但實際上,美國聯準會透過交易公債方式,提高貨幣供給量,使市場資金不餘匱乏。
今年來輝達概念股一飛衝天,進入下半年,AI族群仍是台股主軸。圖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在經濟基本面有一定韌性,且市場資金行情助攻下,未來台股表現不會太差,甚至可說最壞情況已過;但要注意,上半年累積一段漲幅後,投資人仍需居高思危,躁進追高風險大。尤其接下來,美國重量級企業將陸續公布財報,一旦成績不如預期,市場就會趁機修正,此時逢低找買點會相對安全。
選股部分,市場主流股AI仍將扮演關鍵角色,但目前個股漲幅有過熱之虞;標的布局上,軟體服務商因能提高AI使用效率,相較硬體廠更具投資價值。儘管台股在這方面選擇相對少,或可留意硬體製造、同時也能提供軟體服務的廠商,這類以數據內容、軟體服務為主的公司,未來更具發展潛力。
反觀硬體廠,絕不是AI趨勢下首選;從台積電法說會來看,目前庫存持續消化中,儘管AI晶片需求強勁,但要及時量產,產線部分還需升級;至於伺服器部分,由於需求主要來自數據中心,不會像個人電腦需要的量這麼大,必須留意現階段股價可能已超漲。

趨勢長遠 穩進場不追高

其他相對看好的產業,還包括生技醫療、綠電儲能、資通訊族群。尤其在綠電部分,台灣擁有世界級一流風場,台電甚至可以做到專門為特定企業配電,包括重電、儲能、充電供應鏈,未來都相當看好。
總的來說,AI趨勢會改變世界,但股市資金跑太快,現在相關個股表現過熱;但趨勢不會太快結束,加上貨幣供給成長,市場資金太多,在目前還看不到重大利空下,下半年仍有機會走高。投資人可逢回進場,但切忌追高。
台灣擁有世界級一流風場,綠能商機值得關注布局。(翻攝海洋風電官網)
接下來觀察重點,在美國長短天期殖利率倒掛情況何時改善;過去經驗顯示,殖利率倒掛後1至2年內,會出現經濟衰退。持續升息對企業及個人衝擊也有滯後性,一般觀察期約18個月,個人經濟無以為繼的情況就會浮現,這也是現階段全球經濟較大疑慮。
目前最好的劇本,是聯準會在7月升息一碼後,9月便不再升息,之後利率維持一段時間,也不要太快降息,代表經濟足以支撐這樣的高利率水準,對股市發展更有利。即使聯準會展開降息循環,過去零利率情況也不復見,畢竟通膨環境已成形,央行調高核心通膨率預期,會相對務實。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

逢回買AI一線股 震盪補量可望衝1萬8

在市場資金充沛、基本面優於預期下,台股有機會挑戰1萬8。
今年來台股表現強勁,要預測指數下半年能否創新高還很難說;最明顯的例子,是AI題材成了救世主,不但救了美股,更拉抬台股,而這樣的情況在去年底猶未可知。在AI相關供應鏈噴漲帶動下,台股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現象。
包括國內出口大衰退,6月出口總值32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衰退23.4%,但股市卻大漲;景氣對策信號已連續7顆藍燈、代表經濟低迷,但台股卻自藍燈以來持續攀升,漲幅達3成。這是過去操盤30多年來罕見情況;就技術面角度,大盤確實已重返中長多市場,且後市仍有高點可期。
先看月線,5月指數先是突破1萬6、中期盤整格局向上,月線收漲6.42%,呈現中紅線;接著,6月持續震盪攻堅,月線收漲2.03%,帶出小紅線。配合年線扣抵低指數位置轉上揚,與季線、半年線正好形成多頭排列助漲,加上月RSI明顯上揚、脫離50多空均衡點,月MACD值在零軸之上、轉折交叉向上,且柱狀體在6月轉為正值,這些指標皆強化了台股中長期反彈力道。
也就是說,當9月KD值(K9、D9)從低檔交叉向上,代表中長線已觸底,指數進入中長期反彈行情,接著隨月RSI交叉向上,象徵反彈力道漸增,9月KD值及月RSI都彈升至50多空分界之上,意味反彈力道更強。尤其,月RSI彈升至60、70以上,較落後的月MACD柱狀體轉正值,及月DMI指標中的+DI向上突破-DI,都是更強勁的訊號,因此展望後市,指數還有上漲空間。

族群輪動 回檔多頭布局

由於中長期趨勢轉變需要時間,一旦行情轉多,也將持續一段時間;但季線、半年線及年線形成多頭排列,表示中期漲幅不小,短線出現拉回整理,或獲利調節都相當正常。目前看,較有可能的修正時機會在8月左右、半年報公布前,只要指數回檔,理論上就是布局好時機;重點是該買什麼標的?
AI概念絕對仍是首選;今年來強勢股,包括AI伺服器、載板、散熱族群,KD指標皆呈現高檔鈍化,這就是強勢股長相,若遇到盤勢修正,市場資金仍將搶進這類AI一線股,所謂強者恆強,建議逢低就買,但要注意,一線股一旦轉弱,台股行情也將告一段落。
若風險承受度較低,禁不起AI浪潮波動,也可留意電動車、儲能及充電樁族群;或前進二線落後補漲股,包括網通、重電、航空觀光、碳權及生技、光電股等,皆有機會輪動。整體而言,AI趨勢為企業成本下滑帶來想像空間,通膨及庫存也持續轉好,下半年台股表現不會太差。
但要突破新高,關鍵仍然在成交量;尤其2021年5至7月,指數在1萬7500點附近套牢量大,平均月交易量達11兆,而目前月交易量僅5至6兆、仍有差距,多頭也不易太快攻破1萬7500點,最好震盪補量,持續消化前波套牢賣壓,多頭才能走得更遠、更健康,有機會看到1萬8。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電動車充電管理及充電樁商機值得留意。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

高利率高物價干擾 台股雖強仍應搭高評級債

下半年產業投資重頭戲仍為AI、電動車,法人因此持續看好廣達表現。
目前來看,接近第四季台股應會反映整體基本面考驗;就彭博預估,2023年台股上市公司獲利衰退24%,2024年成長13%;去年台股上市櫃公司獲利約3.98兆元,以此推算,今年獲利約3兆元,明年約3.4兆元。
若以現金股利發放率65%推算至今年底、台股上市公司淨值,約為27.5兆元,再依近年股價淨值比推算,預估台股合理區間約落在1.7倍至2.1倍之間,對應指數大概在1萬4500至1萬7800點區間。重點是,當指數拉回時,投資人仍應聚焦在科技股。
包括AI供應鏈,像是IP、晶圓代工、先進封裝、基板、伺服器代工、散熱等族群,仍將是盤面主軸,指數回檔時可特別研究;另外,電動車部分也是市場資金關注重點,尤其未來在中央控制板、充電管理及充電樁相關商機,值得留意。

避免重押 股債均衡抗震

航空股具旺季效應,後市可追蹤。
還有,台股歷年殖利率表現在新興亞洲地區多名列前茅,進入除息旺季,高殖利率龍頭股也可當作口袋名單;其他像是受惠綠能政策的儲能重電股,具旺季效應的航空觀光股,也可以注意。但全球大環境仍有變數,建議投資人不宜重押股票資產,股債均衡配置會相對安心。
主因在於高利率及高物價,將為全球總體經濟帶來雜音。首先,由於高利率會抑制企業投資活動及資金槓桿,市場預估2024年底,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才有機會降至4%以下;高物價部分,則在美中科技角力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化生產模式丕變,進而推升物價。
裕隆受惠電動車量產,近來成為市場資金追逐焦點。
儘管今年下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因基期墊高,而出現下滑,但物價水準仍遠高於過去;配合歐盟、美國相繼提出課徵碳稅法案,廠商額外成本增加,想要抑制物價就更加困難。尤其,歐美終端消費縮手,一般預期今年企業營運表現下滑,加上中小企業資金緊縮,大環境仍有疑慮。
在此情況下,投資人除配置一定台股部位外,最好能同時搭配美歐公債及投資等級債,強化下半年資產組合,避免因劇烈波動而受傷。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