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0 15:49 臺北時間

是民意還是網軍操弄?10 年社會大事輿論分析:選舉年議題討論更政治、更失焦

mm-logo
時事
是民意還是網軍操弄?10 年社會大事輿論分析:選舉年議題討論更政治、更失焦
今年 5 月初新北市爆發幼兒園教師為了方便管理,疑似私自餵食兒童管制藥品,導致多名孩童有疑似毒品戒斷反應。不過,後續該園孩童的毛髮檢驗並未檢出毒物成分,檢方認定證據不足,相關人士均獲不起訴處分。但這起案件成為了明年總統大選的前哨戰,藍綠陣營互相指責對方是政治攻擊。
當社會事件被抹上政治色彩,檢討制度的聲音也跟著被淹沒。「社會事件沒有情緒,很難有聲量跟熱度;可是一旦有了情緒,就很容易走火入魔。」曾經營某政黨粉絲專頁的社群專員 H 表示,有超過 8000 名家長連署發起上街遊行反兒虐,甚至家長自己成立粉專,都是想知道真相、改革制度,「但後續議題的討論,剩下在吵藍綠,很可惜啊!」
「幼兒園案」並非唯一被政治化、模糊焦點的事件。READr 統整國內歷年 10 件大事,透過分析上萬筆臉書輿論發現:社會事件討論愈來愈發散,不相關的負面事件被挪用批評特定政黨;貼文趨向政治化,出現「下台」、「選票下架」等口號;一模一樣的貼文被發布在不同社團、粉專,試圖帶動特定輿論,而且佔比逐年提高。
資深網路廣告從業者透露,這些社會議題往往因為接近選舉,而出現政治化討論,有明顯的操作痕跡;學者、民間倡議團體則擔憂,輿論政黨政治化下,讓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被消失。

社會大事討論容易政治化?

我們將近年的社會大事分成兩個面向,一種是單純的「社會事件」,一種是政治意味濃厚的「政治事件」。
在歷年社會事件(包括幼兒園疑似餵藥案、中捷事故、臺南殺警案、城中城大火、普悠瑪出軌、頂新黑心油)中,臉書上的輿論愈來愈發散,甚至有許多不相關的負面事件被挪用來批評特定政黨,討論趨向政治化。
而議題本身就帶有濃厚政治意涵的政治事件(包括雨傘運動、太陽花學運、反送中、開放美豬美牛進口),則掀起兩岸論述討論,臺灣跟香港也不斷被拿來對比。
為了進一步分析輿論內容,READr 將這些貼文分類成不同的討論主題,觀察臉書討論特定社會事件時,有哪些議題也會一起被討論?輿論更專注討論事件本身、檢討制度,還是變得政治化?下圖圓圈愈大表示該主題愈常被提及,而兩個圓圈之間的線條愈粗,表示它們一起被提到的頻率愈高。
以新北市幼兒園疑似餵藥案來說,藍綠陣營都指責對方是政治攻擊,「選舉、選票、下台」等泛政治化的詞彙就常常出現,讓此事件討論趨向政治化,檢討制度的焦點被模糊。
提到「政治」主題時,新北市府、國民黨被大力抨擊;而事發後的「烏龍案」一說,也讓民進黨被批評是在製造假訊息、造成社會恐慌。
幼兒園案也引起民眾對侯友宜、國民黨的負面觀感,過去國民黨執政時發生的負面事件,在這次事件中重新被提出,成為批評國民黨的素材。
例如 2015 年新北市八仙樂園塵爆、2020 年新北市衛生局職員林于仙以跳樓輕生的方式,控訴前老闆性侵、2022 年新北市男童(化名恩恩)延誤就醫身亡等案件,時任的新北市長都是國民黨籍。
此外,侯友宜 6 月初以總統參選人身份到政治大學演講,有學生在現場舉牌要求侯市長為幼兒園案道歉。而侯友宜負面評價攀升,也讓外界揣測 2015 年國民黨廢止當時總統候選人洪秀柱的提名資格,改徵召朱立倫的「換柱」事件將重演。
值得注意的是,臉書輿論也出現民進黨執政時期發生的負面事件,如 2014 年高雄氣爆、2016 年臺南市維冠大樓倒塌、2021 年臺鐵太魯閣出軌時,市長與主管機關首長都是民進黨籍。有人拿來當作批評民進黨的素材、也有人稱讚民進黨處理得比國民黨還好。
此外,今年 5 月起,民進黨連環爆出黨工遭黨內高層人士性騷、吃案,後續更演變成國內 MeToo 浪潮。該事件同樣在幼兒園案中被提起,輿論一方面以此批評民進黨,另一方面也批評 MeToo 浪潮掩蓋幼兒園案討論聲量。
「很有『恩恩案』的既視感,也是把焦點轉為政治操作。」曾經營某政黨粉絲專頁的社群專員 H 認為,侯友宜競選辦公室 5 月底才召開記者會,並且稱這次事件是政治攻擊,「直接惹毛所有人,因為這次的事件主體是家長們,侯友宜政治攻擊的說法,等於是把矛頭對著家長,讓大家很生氣。」
對於後續事件演變成烏龍案的說法,H 則強調,「國民黨的人想要趕快下車,一定會抓著檢驗結果零檢出,但這整件事情處理程序,就是行政怠惰,根本沒有烏龍問題。」

負面事件被拿來「打混仗」 學者:為了轉移關注點

除了幼兒園案,過去其他的社會事件也可看出相同的輿論趨勢,不相關的負面事件被挪用批評特定政黨,而就事論事的討論也愈來愈發散,最終走向失焦。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劉慧雯分析,「這沒有邏輯可言,就是一個任意組合包,要來打混仗。」對於要操作輿論的人來說,希望把關注點引導到其他事情,因此這些被刻意提起的事件,只需要被提出來就好,不需要有邏輯、時間、本質上的關聯。
劉慧雯進一步解釋,鄉民最大特徵就是起鬨,當最初的 A 事件帶動 B 事件出現,可能會有人在下面罵:「這有什麼關聯?」、「我要看到血流成河」,但 B 事件就會開始被關注,甚至讓 B 事件的討論聲量超越原本的 A 事件,成為討論的中心,也就達到操弄者的目的。

是民意還是被操作的輿論? 業者:幾乎每個事件都有網軍攻防

然而,這些模糊焦點的聲音到底是真實的民意,還是被操作出來的輿論?資深網路廣告從業者 K 認為,「不可能完全沒有(輿論操作),只是規模、深入程度、影響角度的差異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議題在討論時都可以區分成「主要戰場」跟「次要戰場」,K 解釋,主要戰場是根據事件主體的輿論,例如在黑心油事件裡,頂新就是事件的主體;次要戰場則是基於選舉考量,而攻擊或保護特定政黨,主要戰場不一定有人刻意操作輿論,「但次要戰場幾乎都會出現網軍的攻防。」
他舉例,新北市幼兒園案,因為市長侯友宜為總統參選人,讓議題輿論變得跟總統大選有關;高雄城中城大火,也變成民進黨執政的政治攻防,「在次要戰場裡,輿論其實都比較政治化。」因為接近選舉,次要戰場都會出現政黨或候選人的攻防,並不是所有言論都是假的,但都會有操作痕跡,試圖透過某些帳號去帶動輿論。
「主要的社會議題不是重點,而是次要戰場裡的選戰攻防,製造出對方很白癡、很爛,來防守自己好棒棒。」K 認為,國內每兩年就有一次大型的選舉,社會議題就常常變成選舉的輿論戰場。
當社會事件輿論演變成政黨攻防, 也讓問題難以聚焦。
「真正的解決方案,就會被淹沒在這藍綠對決的狀態裡面。」劉慧雯表示,國內兩黨極端化,「就是 A 黨站這邊,B 黨就只能站在另外一邊,這種一定要對立的態勢,但其實有些事情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像普悠瑪、中捷、城中城、殺警案,理論上都不應該出現政黨分化的狀態,大家不都是要安全嗎?奇怪的是這樣還可以站兩邊,這才是最詭異的地方。」
更新時間|2023.09.12 20:47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