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美國要求加碼封裝投資 台積電全球布局進入陣痛期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計畫生產4奈米和3奈米晶片,卻接連遭逢招工不順及工會抗爭問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布量產時間延後。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計畫生產4奈米和3奈米晶片,卻接連遭逢招工不順及工會抗爭問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宣布量產時間延後。
台積電美國廠受到工會挑戰,進度大延宕,已是十分棘手,未料,上週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霍布斯來台,又丟了個難題給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原來她力邀台積電前往當地設立先進封裝廠,但因封裝的毛利比晶圓代工還低,這樁可能大虧本的生意,劉德音要如何接招,已引發市場關注。美國4奈米、3奈米廠問題未解,如今美國又要求設封裝廠,在在突顯台積電的全球化布局進入陣痛期。
上週一(9月18日),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霍布斯(Katie Hobes)率領代表團來台,一行人除了參加「2023年美國商機日暨台美供應鏈夥伴論壇」,也拜會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和總裁魏哲家,霍布斯當面力邀台積電前往亞利桑那州設先進封裝廠。
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霍布斯上週來台訪問,獲總統蔡英文接見。 (翻攝總統府Flickr)

美工會抗爭 量產延一年

據外媒報導,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計畫生產4奈米和3奈米晶片,但不會在美國完成封裝,仍要運回台灣,霍布斯以先進封裝是美國建構半導體生態系的重點為由,力邀台積電加碼投資,但這番話聽在台積電高層耳裡,卻是五味雜陳。
台積電先進封裝製程獲邀赴美設廠。圖為台積電先進封裝晶片。
近年,中國積極扶植半導體產業,美國為了防堵中國半導體技術崛起,2022年通過晶片法案,提供半導體產業530億美元補助,台積電因此決定豪砸400億美元,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去年12月6日,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舉行上機典禮,包括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和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親自出席,堪稱科技業盛事。
原本是美事一樁的投資,卻因工會抗爭、招工不順,使得美國廠量產時間延後一年,加上美國晶片法案的補助金迄今沒有下文,諸多不順潑了台積電全球化布局一桶冷水。
亞利桑那州廠上機典禮冠蓋雲集,包括美國總統拜登、蘋果執行長庫克以及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都出席盛會。(翻攝美國總統拜登臉書)
資深半導體業高層一語道破劉德音和魏哲家進退兩難的苦惱,「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頭已經洗了一半,你說能怎麼辦?台積電已經被騙一次了,難道還要被騙第二次?」「封裝產業在美國已經很久沒有擴產了,主要關鍵就是毛利率偏低,幾乎無利可圖,討論封裝廠去美國擴廠,完全沒有商業邏輯。」
不只同業認為赴美設封裝廠不可行,台積電內部也有質疑聲浪,「亞利桑那州兩座3、4奈米工廠的痛苦還沒結束,現在又來一個要求建封裝廠的燙手山芋!封裝的毛利率比晶圓代工還要低,如果晶圓代工不知道何時才能賺錢,封裝廠就跟著去設在亞利桑那州,不是要虧一屁股嗎?」
台積電赴美設廠事件簿

官方邀擴產 張忠謀力阻

據了解,上週三、霍布斯訪台最後一天,魏哲家前往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位於台北市信義計畫區的辦公室拜訪。在這個敏感時刻,兩人見面究竟談了什麼,張忠謀是否就美方要求到當地設封裝廠提出建議,引發外界好奇。
對此,台積電回應表示:「總裁(魏哲家)最近有去拜訪創辦人(張忠謀)祝賀中秋佳節愉快。先進封裝毛利率雖然不如晶圓代工,但自動化程度和前段的晶圓代工差不多,毛利率也遠高於一般封裝。」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上週到台北信義計畫區辦公室,拜訪創辦人張忠謀。
實際上,在美方持續要求台積電加碼設廠的同時,一直關心晶片業發展的張忠謀,也扮演力阻台積電赴美擴產的角色。就在霍布斯到新竹力邀台積電加碼投資亞利桑那州封裝廠時,張忠謀也應邀在台北君悅酒店演講「台灣在晶片製造的競爭優勢」,他大聲疾呼:「台灣有人才、流動率低和交通方便的優勢,如今已開發國家的人民大多會用到台灣製造的晶片產品,台灣必須捍衛這樣的領導地位!」
張忠謀一針見血分析:「台積電每年離職率約4到5%,美國7、80年代晚期每年離職率15%到20%,這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訓練一個工程師要花好幾年的時間,流動率超過10%,怎麼能作出好的業績?」
台積電員工流動率遠低於美國,是該公司績效優異的關鍵因素。圖為台積電12吋廠。(台積電提供)
其實,早在去年4月,張忠謀接受美國媒體專訪時就說:「台積電赴美設立新廠,是美國政府敦促下的結果,當時我已經退休,決策是現任董事長劉德音作的。」「台海如果開戰,美國要擔心的不只有晶片的問題;如果沒有開戰,晶片在美國生產晶片成本太高,很難在國際競爭。」
如今證明,張忠謀的預言成真,台積電赴美設立晶圓廠後,不斷出現工會抗爭、通膨加劇致使成本高漲,以及建廠進度落後等問題,劉德音在7月20日的法說會坦言:「亞利桑那州廠面臨專業人才不足的挑戰,建廠進度落後,4奈米量產的時間將從2024年延後到2025年。」
劉德音指出,亞利桑那州廠面臨專業人才不足的挑戰。(翻攝美國在台協會AIT臉書)

評估太樂觀 產量難如期

對此,台積電解釋,4奈米量產時間延後,主要是建廠初期遇到疫情,工人招募困難,緊接而來的原物料價格飆漲,也導致承包商在採購時態度遲疑,延緩了建廠時間。為了解決亞利桑那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台積電決定引進500名有經驗的技術人員,協助裝設機台趕進度。
想不到當地工會對於台積電引進外國工人表達高度不滿,8月甚至跳出來抗爭。工會認為這違背了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承諾,並且不尊重美國工人的技術水平,工會除了發起請願活動,另要求參議員和眾議員阻止台積電為外國工人申請簽證。
亞利桑那州工會發起請願活動,並要求議員阻止台積電為外國工人申請簽證。(翻攝Greater Phoenix Economic Council臉書)
對此,霍布斯在訪台時表示,她認為該廠應該不會再延宕,會持續確保台積電獲得所需的技術人力,「這個項目現在進展順利,施工速度令我印象深刻,我們正在解決問題,也認為它將如期進行。」
然而,經常往返美國矽谷與新竹的科技業負責人對本刊表示:「台積電對美國設廠的評估太樂觀,他們當初應該沒有想到工會的問題會這麼嚴重,當美國工會出來抗爭的時候,就不是檯面下可以解決的了,這種事不是政客說了算。亞利桑那州廠未來的產量,可能遠低於該廠原先規劃的數量。」

在台如皇帝 赴美吃大虧

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接受美國財經雜誌《霸榮周刊》採訪時挑明說:「台積電赴美蓋廠不順利,主要原因是台積電在台灣基本上就是個皇帝,要什麼有什麼,大家馬上配合台積電的需求,尤其是供應商,24小時待命,什麼問題馬上修,缺什麼馬上送,什麼問題一通電話搞定,永遠優先處理。」
台積電在台灣獲得政府、供應商以及社會各界全力支持。
「但是美國人不來這套,在人民前面大家平等,沒有公司被特別優待,台積電從皇帝變成眾皇子。」楊應超說:「在九子奪嫡的過程要搶人、也要搶資源,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尤其吃虧,因為最好的資源都被同在鳳凰城的英特爾皇太子搶走。」
知名分析師楊應超認為,台積電在美國人生地不熟,最好的資源會先被英特爾搶走。(翻攝楊應超臉書)
本刊調查,霍布斯這一次要求台積電加碼赴美設立封裝廠,引爆點來自9月11日美國媒體《The Information》的報導指稱,台積電似乎對在美國蓋封裝廠不感興趣,但美國政府知道必須採取行動,因為亞利桑那州廠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或戰爭時的備援機制,晶片如果還是需要運回台灣封裝,在亞利桑那州製造晶片就失去意義,因為晶片如果沒有完成封裝,根本沒辦法使用。
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指出:「在產出晶片要送到台灣封裝的情形下,一旦地緣政治轉趨緊張或台海爆發戰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恐怕只是擺設。」

為地緣政治 策動一條龍

因此,在美國輿論不斷炒作下,美國出現要求台積電不只在美國蓋晶圓代工廠的聲浪,而是提供美國從晶片製造到封裝的一條龍完整服務,徹底解決台海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就沒有晶片可用的問題。「地緣政治的確是美方策動先進封裝前進亞利桑那州設廠的力量,至於台積電會不會賺錢不是美方關心的重點。」美國半導體業資深主管表示。
台灣一位封裝業者坦承:「過去封裝廠在美國沒有賺頭,剛開始單純是為了服務客戶而去當地設廠,但在美國發展這麼多年以後,發現投資效益不彰,大家也就沒意願再擴增產能。不過,晶片法案對封裝業也有補貼,相信晶片法案會改變封裝業在美國無利可圖的商業邏輯。」
台積電日本熊本廠建廠順利,量產時間預計將比美國更早。(翻攝Google Maps)
一位不願具名的台積電高層說:「台灣的土地、水、電和人力資源有限,走出台灣擴廠是必然的事,台積電在日本的擴產計畫比較順利,在美國則是遇到一些問題。過去30年來,台積電經歷到許多挑戰,也未必比現在亞利桑那州廠遇到的輕鬆,只是外界不知道而已。台積電能走到今天,儘管挑戰益發艱鉅,但我們也比以往強大,會謀定而後動,隨時準備調整。」美國廠碰到的陣痛期能否迎刃而解,恐將牽動未來台積電全球化布局的腳步。
台積電全球設廠進度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