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委會海洋保育署官網資料顯示,大西洋海神海蛞蝓體色為銀白色,頭部、腹足及皮腮末端為深藍色,是生活在大洋表層的特殊物種,以錢幣水母及僧帽水母為食,分布在全球熱帶海域,經常隨著洋流漂送,跟著錢幣水母及僧帽水母一起被風浪送至潮間帶或岸上。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指出,昨日有志工在基隆八斗子潮間帶行走,發現滿地都是僧帽水母,便留心注意周遭的小潮池,果不其然發現了大西洋海神海蛞蝓的身影。
海科館說,台灣首次發現大西洋海神海蛞蝓是2010年,基隆首次發現則為2013年2月,第2次為2年前,第3次就為昨日,至少目擊7隻,可說是大爆發,為相當難得且珍貴的生態景象。
但海科館也提醒,由於海神海蛞蝓以含有劇毒的水母為主食,故也有著相當強烈的毒性,切勿因為海蛞蝓外觀美麗而伸手觸碰,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