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店】差點收掉的燒餅店變人氣名產 背後功臣曾是全聯戰將 三合餅鋪專訪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呂仁山(右)為推廣蔬食,返回宜蘭老家改革舅舅創立的三合餅鋪,讓瀕臨關門的老店壯大為宜蘭知名伴手禮。
呂仁山(右)為推廣蔬食,返回宜蘭老家改革舅舅創立的三合餅鋪,讓瀕臨關門的老店壯大為宜蘭知名伴手禮。
近年宜蘭景點都可見三合餅鋪的伴手禮,但其實它是60年老店,首創蔥味濃郁、口感如餅乾的燒餅,只是過去不懂經營行銷,差點倒閉。
第二代呂仁山曾是全聯的開國元老,跟著林敏雄展店7百多家,人到中年,想為自己努力,更想推廣吃了二十多年的蔬食,才答應表弟返回宜蘭老家,改革舅舅創立的三合餅鋪。
當時表弟已不用豬油做餅,他加入自製水果酵素穩定品質,建立無塵中央工廠,展店至11家,呂仁山改善傳統餅店的工作環境與待遇,迎來理想職場,讓老店與他都突圍重生。
隔著透明玻璃窗,三合餅鋪的師傅們全副防塵武裝,專注包餅,窗明几淨的廠房內溫度涼爽,沒有傳統餅店易見的悶熱雜亂,老闆呂仁山自信地展示花費千萬元購地自建的製餅區,「做成透明化,員工會注重自己的動作、服裝和衛生,客人看到也會放心。」
20231212bus001
三合餅鋪的燒餅只用宜蘭在地蔥,且用量極大,才能讓香氣濃郁。

全聯元老 離職築夢

20231212bus001
三合餅鋪的燒餅口感酥鬆,蔥香濃厚,已在宜蘭熱賣61年。(蔥燒餅小燒包,55元/5入)
日產3萬片燒餅的三合餅鋪,為宜蘭名產—宜蘭式燒餅的創始店,一片燒餅僅11元,大小約一個手掌大,包入宜蘭在地種植的蔥、五香粉,香氣濃厚,口感酥鬆接近餅乾。呂仁山8年前進入舅舅創立的三合餅鋪,將原本瀕臨關店危機的老店,改造升級,在宜蘭展11家店,還打進7-ELEVEn 200多家門市,2022年營收6,500萬元。
52歲的呂仁山濃眉大眼,188公分高,挺拔身材讓他格外引人注目,也註定他的路與眾不同,「小時候人家覺得我身高高啊,常找我去打籃球,但是我體力不好,常常很快就下場。」他無奈地笑,「長太快,心臟沒有辦法跟上換氧,就容易心搏過快。」心律不整的他不想被貼上體弱多病的標籤,20歲開始吃蔬食,讓身體數值一直維持標準,工作也特別拚搏。
20231212bus001
為了蔬食主義者,三合餅鋪推出無蛋奶的綠豆酥,為店面專賣的限量糕點。(99元/6顆)
「我大學畢業就進林敏雄的元利建設,後來他們接了全聯社,我從課長一路當到副理、經理、協理,做過開發部、物流部,在我的任內,開了大概700家店。」呂仁山參與了全聯併購楊聯社、善美的超市與台北農產,「從找地開始,建置全聯的生鮮處理廠,都是我們在處理。」
他跟著林敏雄20年,做到一級主管,40歲開始想為自己努力,也透露:「很多事情需要跟老闆解釋,尤其當主管,對上又對下,夾在中間很辛苦,不想再這樣下去。」離職後,他有連鎖超市、速食店的工作選擇,「但我要推廣吃素,在那裡工作,會違反我的理念,其實我本來想開一間蔬食超市,還找了一些投資人,結果沒這麼簡單,這種市場沒有人看好。」
20231212bus001
燒餅的麵團單純以老麵、自製酵素、麵粉和水製作,需放置1天以上,等待自然發麵。

在地小吃 家族自營

20231212bus001
呂仁山以水果自製酵素做餅,至少需發酵1年以上,也是他與員工的日常飲品。
但沒人要做的市場,在他眼中,就有開拓的價值。他想起表弟余松涵過去六年來,一直邀請他回宜蘭老家的三合餅鋪幫忙,呂仁山也坦承,一開始完全沒有興趣,「因為我一家人住台北,小孩也要上課,我表弟知道我離職,又再次邀約我回來。」
其實,三合餅鋪由呂仁山的舅舅余耀東於1962年創立,余耀東17歲跟隨山東姨丈學習燒餅作法,便在宜蘭市巷弄中自宅開始做餅販售,沒有招牌,以豬油製餅,炭火烤餅,厚達0.5公分的紮實口感與濃郁蔥香,深受在地人喜愛,彼時余耀東的哥哥、姊姊皆幫忙製作,呂仁山從小看母親幫製餅,早餐幾乎都是燒餅,「當初我舅舅3個兄弟一起做,所以叫三合,但是做餅很辛苦,收入也不好糊口,漸漸地變成小舅舅一個人繼續,另外2個就轉行。」
20231212bus001
當時燒餅3片5元,賣進宜蘭學校福利社和游泳池販賣部,許多在地人的童年回憶裡都有這塊酥香的宜蘭燒餅。隨著雪隧通車,宜蘭觀光興起,余耀東的燒餅店正式取名為三合餅鋪,也將店址移至車潮多的泰山路上,卻因不懂行銷,知名度一直不高,呂仁山坦白地說:「那時候講宜蘭名產,大家想到的是牛舌餅和鴨賞,這個餅只有宜蘭人在吃,不會當作伴手禮,觀光客也不知道,從小吃到大的東西,我也不會覺得它值得珍惜。」

老鋪轉型 全素製餅

20231212bus001
呂仁山導入機械化取代部分步驟,也設立透明化央廚,讓員工時常注意衛生清潔。
記憶中並不特別起眼的熟悉味道,卻在他面臨中年轉行的岔路時,指引他走往心之所向,最後打動他的原因,是表弟余松涵2002年接班後,停用豬油製餅,改為全植物油製作,也以烤爐取代炭烤。呂仁山回憶:「老一輩的人覺得不用豬油就不香,表弟跟我一樣都吃素,我們理念相同,三合的燒餅有產品魅力,耐吃,只是他不知道怎麼經營,8年前我回來的時候,其實是虧損的狀態,但我覺得救得起來。」他彷彿又找回20多歲,滿腔鬥志衝鋒闢路的熱血。
當時三合餅鋪共有宜蘭市、羅東2間店面,採前店後廠手工製作,投入千萬元入股一半的呂仁山重新統整流程,將麵團定量分割、擀平麵團等部分步驟以機械取代,甚至研發自製酵素液發酵麵團,穩定品質,「以前是用酵母粉發酵,但是麵團發酵要1天以上,天氣熱很容易壞,用這個發酵從來沒有腐敗過,還有清香。」
20231212bus001
因應客人要求,呂仁山將原本的員工用餐區改為對外開放的蔬食餐廳,僅中午時段營業。
他帶記者到占地近百坪的倉庫參觀,以鳳梨、柳丁或洛神花等水果製成的酵素存放將近300桶,皆標上製造日期,他迫不及待請記者飲用:「我們酵素只用水果加黑糖和水,發酵至少1年,我們員工都在喝,也會拿來當洗劑,買不到適合的酵素只好自己做,市售的都太甜。」
他也因應現代人口味,將燒餅改為厚度稍薄、更好入口,推出直徑小2公分的小號燒餅與綠豆酥、鳳梨酥等新品,恢復過去在地人習慣買也較便宜的一袋多片夾鏈袋裝,「以前表弟拿掉這個包裝,但這是在地人的習慣,我們要有傳統也有新的禮盒,接著就要讓客人更方便買到。」

友善職場 厚待員工

20231212bus001
三合蔬食餐廳的植物肉排飯是客人最愛的招牌餐點之一,美味程度不輸葷食。(200元/份)
呂仁山瞄準觀光人潮多的地方展店,例如礁溪、頭城、蘇澳,目前共有11間店,「開店要有一定的人潮,可能是轉運站、國道休息站或是火車站旁邊。」還祭出營收越高、抽成成數越高,零客訴、維護衛生的獎金機制,鼓勵分店創建LINE群組,如7-ELEVEn加盟店可各自維繫客戶關係。
呂仁山承認,自己深受過去大公司職場文化的影響,建置中央工廠都比照高規格食品廠設計成無塵室,「像我們這種小店,我也用大公司思維經營,很多人會覺得為什麼要做成這樣,規模還沒到這種程度,但我就會先投資。」他也明講,表弟現已不參與經營,「他很清楚沒辦法多頭馬車,他想當一個快樂的股東。」
20231212bus001
三合餅鋪過去的裝潢較為老舊,如今皆明亮、寬敞。(翻攝Google Maps)
呂仁山也曾是別人的員工,深知員工想法,他花費上百萬元購入大型抽風機,迅速排空烤爐區熱氣,讓員工工作環境舒適。更令人羨慕的是,他連員工用餐區都用心裝潢,以大量植栽布置得彷彿網美風餐廳,免費無限供餐,1年前被客人要求對外開放,現為僅中午時段營業的蔬食餐廳。
採訪過程中,不只一位員工向記者讚許老闆照顧人,任職18年的朱小姐透露:「很多老員工一待十幾年,就是捨不得走,老闆太好了,賺到錢願意分享給員工,會在乎員工的心情。」
呂仁山終於能打造自己想要的友善職場,只要凡事多替別人想一點,把自我縮小一點,一群人一定能比一個人,走得更加長遠。
20231212bus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