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每每開出重磅數據,像是失業率、核心CPI或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談話,都可能造成市場震盪,但要知道,美股不論怎麼波動,長期向上趨勢不變,拉回就是買點。」美股專職投資人康德老神在在地說:「買美股別看本益比,別怕漲太多,因為一山還有一山高。」
【達人理財】滾雪球3關鍵 台大高材生買美股10年賺千萬

從台大資管系到台大財金所,康德求學的好成績,延續到投資戰績;特別是進入外資圈工作,發現美股趨勢性極強,「滾雪球」效應大,便一頭栽進該市場。嗅趨勢、找買點,近十年靠緊盯標普500成分股內涵,買進趨勢強勢股,除非遇到極端狀況才減持水位,輕鬆滾出千萬元資產。

「我相信美股長期向上不是憑感覺而來,是根據各種學術研究的證實,特別是標普500。」他指出原因有二,一是美國傾向保持資金寬鬆,即便升息,市場仍有龐大熱錢;此外,如果經濟蕭條,聯準會除了可以印鈔票,還有技術性操作,例如少發一點長債讓錢留在市場上,或降低附買回操作。
二是科技持續創新,公司價值不斷提升。像是過去桌上型電腦已被筆電(NB)取代、傳統手機轉型智慧型手機,再到現在的AI狂潮,皆讓相對應的科技公司或新創公司股價暴漲。
在這樣的邏輯下,康德買股只會思考3件事:今年趨勢主軸?何時買進?何時減持水位?

抓趨勢 觀察標普500上漲內涵
每逢4、5月美股財報陸續出爐後,就是康德調整持股的重要時間,他會從標普500中的500檔成分股中,篩選出當年股價表現最猛的前30家公司,並觀察這30家公司是哪些產品或服務,進而推敲出當年華爾街或主力鎖定的題材及主題。投資人除了能在台灣MoneyDJ理財網查詢相關資訊,在美股網站如Gurufocus、Finviz、Tradingviews也可以找到需要的資訊。

以2023年為例,美股前5月漲幅最大的公司,包括輝達(nVIDIA)、超微(AMD)、臉書(Meta)、博通(AVGO)、新思科技(SNPS)、費埃哲(FICO),清一色是半導體、IC設計及雲端科技等公司,即可抓出當年趨勢。「要注意美股輪動快,2023年AI好,2024年可能換成其他題材或產業,記得4、5月重新檢查一次。」康德提醒。

找買點 參考葛蘭碧法則買進訊號
找出趨勢題材後,接著可抓出漲幅最猛的5至10間公司,靜待技術指標「葛蘭碧8大法則」中的4個買進訊號出現來建立部位。康德表示,美股成交量非常大,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易改變,技術指標相對具參考價值;而4個買進訊號分別是:突破、假跌破、支撐及抄底。
康德習慣以20日(月線)或60日(季線)均線作為參考值。例如,2023年4月底趨勢股Meta一度跌破月線,但在財報公布後隨即又站回月線,符合葛蘭碧的「假跌破」買訊,他當時便進場布局,「當然,如果個股出現多次買進訊號,都要把握。」
減水位 依美元指數控制持股避險
「在美股長期向上的大原則下,我只有在面臨極端情況下才會賣股。」康德表示,他會觀察避險貨幣美元的強弱來調整持股水位;當美元指數週K線的RSI(相對強弱指標),衝破買超區70以上,代表市場避險情緒很強,可能有大事要發生,此時可降低持股至3成以下。但他強調,千萬不要賣光股票,因為永遠無法預測股票何時會反彈,同時,保留基本持股,日後再等買進訊號,更容易「滾雪球」。
舉例來說,最近2次美元指數週K線RSI衝破70買超區,一次發生在2021年11月,另一次則是在2022年3月,同期間標普500指數出現逾千點修正,跌幅超過2成,而台股加權指數更崩跌逾3成。
針對前進美股需承受的匯率問題,康德表示,由於美元兌新台幣大區間在29至33元,即便有匯損也是暫時性的,此時不用急著換回新台幣,「相對來說,若美元走弱,我反而很開心,因為可以逢低換美元,增加子彈庫存。」
除了買進個股,康德透露還會無腦存一檔ETF:Invesco納斯達克網路(PNQI),「該檔幾乎涵蓋所有AI軟實力公司,有錢隨時可買進。」資管背景的他,偏好軟體服務公司,也相當看好未來3年AI軟實力的爆發性。
37歲的康德擁有豐富的學經歷,為台大資管系、台大財金所高材生,畢業後進入德意志、渣打、瑞士銀行等外資機構工作,憑藉多年苦學與市場經驗,近十年來在美股滾出8位數資產;他將投資觀點放在社群抖音上,累積數萬名粉絲。
大學室友Gary表示,康德對自己想做的事情非常專注,並做很多功課,投資也是。例如他在經營社群媒體前,對於要鎖定的觀眾、風格都先行策劃;「不過,外表正經的他,私下很好玩;我們讀書時常玩一個遊戲叫早起早睡大富翁,誰能最早起就可贏得獎勵。」
耐心存美股 長抱忌放空
談起投入投資領域的契機,康德說,雖然他很喜歡資訊管理科學,但大三去IBM實習後,發現工程師的生活就是每天盯著電腦,有些無聊,所以決定轉讀財金所。畢業後從台股開始投資,儘管成績不差,卻很少滾出大獲利,隨後到外資機構上班,發現自己每次跟客戶報告的都是美股最強,「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買美股就好?」

轉投資美股以後,康德曾因為想多空都賺,慘被修理。「2011年賈伯斯過世,庫克接手蘋果營運,當時股價短線下跌,我就順勢利用選擇權放空,即便短暫獲利,但隨後蘋果一路噴漲不回頭,獲利回吐賠掉近百萬元。」康德苦笑著說:「當時學到的唯一心得是,千萬不要放空美股。」他強調,投資美股要保持存股心態,不要急著短線獲利,更不要反手放空,只要抓緊趨勢股的買進訊號,長線一定能發揮滾雪球的威力。


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