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理財】專攻投報5%老公寓 記者變包租公月入17萬會員專區財經理財包租公林泰博專攻老公寓,投報率嚴控5%門檻,在新北市坐擁4屋,月租金收入達17萬元。文 馬婉珍攝影林育緯吳貞慧發布時間 2024.02.27 05:59 臺北時間更新時間 2024.02.27 06:00 臺北時間房地產達人理財老公寓國泰建設林泰博記者電視台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已複製連結贊助本文堅守門檻 5%投報率挑對格局 不浪費空間主動協調 得鄰里信任了解房客 高租金篩選眼光獨到 轉行當房東41歲的林泰博,原本是月薪不到5萬元的電視台攝影記者,10年前辭職回家當奶爸,因兼差接觸房地產領域,7年來陸續買進新北市4間老公寓、合法隔間隔套共10間,如今變身包租公,月收入翻4倍、逾17萬元;眼見房價飆漲、壓縮投報率,林泰博棄守北部,轉攻台中市場,「我不信奉房市鐵律『地段、地段、地段』,只要買得夠便宜,一定有肉吃。」他說。陰雨綿綿的台北,林泰博拿著A4圖面、鑽進髒亂的防火巷,「看房子不能只看房仲提供的格局圖,還要搭配測量成果圖;它是房子的外框線,要仔細核對哪裡是合法範圍、哪裡是違建,違建空間不適合隔套,如果事前沒有做功課,投報率就會被吃掉。」坐擁新北市四屋、合法隔間隔套共10間,扣掉房貸本息均攤,每月淨利潤10萬元入袋,林泰博傳授密技,樂當包租公。堅守門檻 5%投報率要創造漂亮的投報率,首先要掌握室內合法面積,「了解實際使用空間有多大,才能算出能隔幾間,比如說24坪隔三套,可是這個房子卻有8坪違建沒算到,隔套縮水變成2套,那就完蛋了,會硬生生吃掉投報率。」林泰博說。記者問他買屋收租如何選點?他卻公開自己的唯一天條:買便宜。「我只看數字,不考慮地點,買得夠便宜就有賺頭,超出行情的物件,離捷運站再近我也不要。」林泰博認為,因持有成本低,接手買方還有肉吃,萬一房市大跌,輸得也比別人少。林泰博(後排右2)原本是電視台攝影記者,7年前投入房市、變身包租公。(林泰博提供)而他堅持投報率在5至7%才合格;「房價單坪40萬、以總價880萬元買下22坪公寓,加上合法隔套3間的總裝修成本200萬元,以套房租金行情1.6萬元計算,投報率才可站上5%。」但如今房價上漲,大台北單價動輒60多萬元,在工料雙漲、租金又漲不動的情況下,投報率剩下3%,「這樣的投報率早已脫離我的軌道;只要降到4%,我就會賣掉,因為這筆錢還不如去買美債。」他透露,近半年已轉戰台中,「每個禮拜衝一次台中,數字有到、我就付斡(買方支付議價保證金,表達購屋意願),看了40間、斡了六間都沒中,沒關係啊!繼續看。」林泰博說,多培養手感絕對有助精準出價。挑對格局 不浪費空間精算投報率後,接著要挑一間對的房子,如此才能把室內空間運用到極致。林泰博說,只要從一樓大門踏進來、走到樓梯的距離,就可以知道這房子能不能買,「如果樓梯間很深,表示這棟公寓的前陽台,就開在住家進門處,不適合隔套隔間。」買屋收租要搭配圖面了解實際空間,林泰博認為「大門開肚」格局可發揮最大坪效。「國泰建設最擅長蓋這種房子,格局方正、採光明亮,被稱為『國泰格局』的房型,如同房車界的Camry,受民眾喜愛,但若用於隔套收租,公用走道都浪費掉了。」自住客最愛的格局,包租公不碰。合法隔間的裝修成本皆須250萬元以上,空租期也因此較長。(翻攝彩虹屋高雄室內設計官網)大門開在肚子上,這種格局最適合隔套隔間,林泰博教戰,「開門進來後設計約一坪多、小小短短的走道即可,省下公用空間,可將坪效做到最大。」主動協調 得鄰里信任買下房子要更動格局、做合法隔套,依據法規必須取得樓下屋主的同意,簽妥「直下層同意書」,看似薄薄一張紙,卻是最耗費精力的苦差事。「整棟鄰居,我一間一間拜訪啦!我不給紅包的,因為鄰居收了紅包反而更擔心要發生什麼事?日常生活會不會被影響?」他強調,最重要的是解除鄰居心中疑慮,他們真正害怕的是隔套出租後,租客是否擾亂居家安寧,害怕如果造成髒亂,會不會不負責任。林泰博會到樓下按門鈴,找屋主互加LINE,拍胸脯保證,以後這棟房子的大小事,都包在他身上,「我自掏腰包十多萬元洗水塔、洗樓梯、換掉頂樓進水管、重新粉刷梯間牆壁、加裝揚水馬達,把水打上來,讓頂樓鄰居用水更方便。我是來當里長的!」「相較電梯大樓,公寓產品最大的劣勢是沒有管委會,沒人管,公共空間的狀況會越來越糟;其實住戶也不是修不起,是大家沒動力去協調鄰居分攤費用的瑣事。我讓他們知道,以後事情有人做,任何事都可在LINE群組上溝通。」林泰博認為,安定感比送紅包更重要。了解房客 高租金篩選「只要交通方便,都能吸引租客上門,不一定要在捷運站附近。」他說,租客對交通的想法並不侷限在捷運站,很多人平日騎摩托車上下班,「有些租客喜歡我三重的房子,因為果菜市場離交流道很近,旁邊就有客運站,方便搭車返鄉。」林泰博重視配備完善、有維修保固服務,讓租客能一卡皮箱入住,生活方便。了解租客生態就能嗅到市場,接著林泰博會再用租金過濾租客,「6千到8千元的套房,租金太便宜,住屋負擔完全無感,屋況也不會珍惜,直接跑掉的成本約1.5萬元押金(租金2個月)。但如果租金1.6萬元,租客跑掉的成本就超過3萬元。」林泰博直言,租金會決定房客的樣貌,堅守高水位,租客也會掂掂荷包能否負擔、進而珍惜。當然,包租公最大痛苦是空租,「但如果降租就拉不回去了,且支付原租金的租客會抗議。」曾經遇過公寓空租3個月,讓林泰博陷入焦慮。不過,他思考許久,折衷方案是優惠促銷,「租金維持原價,但如果選擇年繳,首月免費再送新床墊,或是簽約後,搬家期從3至7天延長至1個月免收租。」而折價方式果然吸引租客上門。眼光獨到 轉行當房東大學好友Thomas說,林泰博以前當攝影記者衝鋒陷陣,主管一叩他,他會立刻騎著Ubike進公司,現在當包租公更是到處跑,常常手拿好多張圖,對著房子指指點點,「這麼多年來,林泰博已練就獨到眼光,有時房仲報來Apple物件(搶手貨),他會果斷地先付斡卡位。」林泰博重視配備完善、有維修保固服務,讓租客能一卡皮箱入住,生活方便。10年前雙胞胎誕生,時任電視台攝影記者的林泰博,辭職回家當奶爸,「我的薪水不到5萬元,比老婆低啊!所以由我負責帶小孩。」當時,林泰博幫裝潢設計、玩具進口等3間公司當臉書小編、剪輯影片賺外快,「每間公司收5千元,1個月只有1.5萬元,真的是賺微薄的奶粉錢。」後來他對房地產產生興趣,跟家人借了400萬元買下3重收租。從奶爸變身包租公,月收入滾4倍,達17萬元,如今家庭和收入他都可以兼顧。本新聞文字、照片、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未經鏡週刊授權,任何媒體、社群網站、論壇等均不得引用、改寫、轉貼,以免訟累。更多內容,歡迎訂閱鏡週刊、了解內容授權資訊。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贊助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