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特定媒體有關於「綠電CPPA信保機制」的報導所掀起的風波,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表示,報導中提及「將八大公股銀行及100多家公民營企業牽涉入為風電開發商融資提供擔保」的說法,可說是倒果為因。因綠電CPPA信保機制是為協助這100多家企業採購綠電而設計,目的在於多元化綠電購售,破除綠電市場的侷限性,避免僅有少數具有國際信用評級的大企業才能參與綠電交易。至於各家企業是否要購買綠電,是否選擇參與該機制,完全基於自主判斷,購售電合約條款及最終綠電價格,仍須回歸各自的商業談判策略。
TOWIA進一步補充說明,所謂「國家融資保證機制推動方案」所保證的對象設定為採購國產設備和服務的綠能開發業者、提供綠能設備及服務的本國企業、或參與國內重大公共建設或前瞻基礎建設的本國企業;未來也可能會朝將成立出口信貸機構(Export Credit Agency, ECA)來規劃,其旨在協助國內重要建設和供應鏈發展取得資金。世界各國為支持其基礎建設、產業發展及技術出口,提供融資保證給予符合條件的企業,並建立ECA機構,已行之有年。TOWIA亦肯定台灣政府建構相關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TOWIA特別強調,關於綠電CPPA信保機制中,單一企業賠付最高上限定為「18個月」的規定,該設置並非如該媒體報導所述針對工程延宕所需的一年半重組期。實際上,該機制旨在為已完工併網的風場,在商業運轉期間,若購電企業因任何原因無法繼續購電,提供最高18個月的售電收入擔保,一旦有新的企業開始購電,信保機制即停止支付。
此外,信保機制的運作並非無條件向風場支付。在擔保期間內,台電依據迴避成本費率購買的綠電,可以被進一步銷售給國內其他有需求的企業,這樣不僅確保了風場的收益,同時也最大化了綠電的利用,展現了信保機制在維護綠電供應穩定及促進綠電流通方面的雙重效益。
回首來時路,一座離岸風場從無到有並非易事,尤其是遭逢百年難得一見的新冠疫情干擾。TOWIA指出,於當前台灣市場狀況,開發商須自籌專案開發建設資金的三至五成以上,這些就高達數百億新台幣,餘下部分資金需求更需經過嚴格的投融資審查程序,方能成功獲批。而離岸風場從開發、取得資金、進入興建到商業運轉,更仰賴諸多法規、環境、許可、法律、財務、工程、電力、海事、採購、專案管理、資產管理等不同領域的專業者投入。相關報導採「風電商以小錢玩大錢」的不實指控,不僅顯露出對政策、產業和市場實務的瞭解不足,更對數以千計兢兢業業的台灣離岸風電從業人員甚為不公。
TOWIA表示,協會期望透過詳細的說明,為公眾提供準確的信息,並釐清有關「綠電CPPA信保機制」的實際情況及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