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陸快艇左後舷新凹痕曝光 檢偵辦海巡人員過失致死

mm-logo會員專區時事
中國快艇翻船造成2死2傷,檢方吊起船體檢查,發現左後舷處有明顯凹痕,全案朝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
中國快艇翻船造成2死2傷,檢方吊起船體檢查,發現左後舷處有明顯凹痕,全案朝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
中國快艇闖入金門水域翻覆事件釀成2死2傷,引起兩岸情勢緊張及國際關注,事發近2週,隨著雙方進入協商賠償階段,事件已稍降溫,但雙方對肇事原因仍各說各話,金門地檢署勘驗失事的中方快艇與海巡隊的CP1051艇後,逐漸釐清真相,本刊取得關鍵的現場照片發現,中國快艇左舷下方確有明顯的撞擊凹痕,是否就是與我海巡艇碰撞引起,目前已委由第三方機構鑑定,全案朝過失致死罪方向偵辦。
2月14日,海巡署依法取締中國「三無漁船」(無船名、無船舶證書和無船籍港登記)越界進入金門海域捕魚,因登船檢查過程發生碰撞,中國船隻翻覆造成2死2傷意外,引發軒然大波。

確有碰撞 各說各話

中國海警隨後以安檢名義登上金門遊艇,國台辦以人命關天要求我方嚴懲相關人員,事件更引發美國國務院關注,敦促中、台對話,減少誤判風險。
20240226inv010
中國快艇左舷明顯出現遭撞擊的新痕跡,鑑識人員採證後,將由第三方機構進行鑑定,以釐清責任歸屬。
事發至今,負責調查真相的金門地檢署,由檢察長周士榆親上火線啟動偵查程序,緊急查扣中國快艇與海巡署CP巡邏艇,採證船舶相關跡證,第一時間就發現中國快艇左舷後方有一處明顯撞痕,用肉眼即可看到凹陷處,連艇上的鐵欄杆都被撞到傾斜變形,另在海巡船艇右舷下方,也找到一處不明顯的撞擊點,加上雙方說法佐證,確定二船確有碰撞,全案已朝刑責5年以下的過失致死罪嫌偵辦。
為查明二船的撞痕是否吻合及撞擊力道,檢方除緊急採集刮痕材質詳細比對,也決定委由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勘驗,以釐清責任歸屬。此外,檢方也查扣船舶軌跡資料,確定雙方航行位置與時間,同時隔離偵訊獲救的中國漁工及海巡署人員,務必查明真相。
20240226inv010
獲救的2名中國漁工返回廈門後,接受央視節目訪問,指控遭海巡署船艇撞翻。(翻攝微博)
偵訊時,中國漁工一口咬定他們的快艇急轉彎也不會翻船,是遭台灣的海巡艇衝撞才翻覆;但海巡署艦艇人員堅稱依法執行公務,反指中國快艇在案發當天下午一點多進入我限制水域,並到達北碇島附近作業,艇長決定驅離,經快速追逐一分多鐘後,海巡船艇駛近中國快艇並依程序開啟警示燈與警報器,中國快艇仍未離去。
艇長於是下令登船檢查,巡邏艇駕駛即以右舷靠近中國快艇左舷,準備登船時,過程中兩船本來就會接觸並輕微碰撞,詎料,中國快艇此時突然甩尾並往右急轉,企圖規避海巡人員登船,因快艇船尾橫移撞上海巡船艇右前方,巡邏艇當下立即快速迴轉,雙方因而發生碰撞,加上中國快艇反彈力道使然,因離心力失去平衡而翻覆,絕非海巡署船艇蓄意衝撞。

科學鑑定 判斷刑責

20240226inv010
中國快艇翻覆後,海巡署立即調派六艘巡邏艇前來支援救人。(金門海巡隊提供)
海巡CP艇因沒有固定錄影設備,且因事發突然,來不及手持錄影器材蒐證,原本準備登船檢查的海巡隊員也說,中國快艇翻覆後,他們立刻跳到快艇上搜索,火速將二名浮在海面上的漁工救起,不久後第三位漁工也從快艇後方浮上水面,艇長立即帶著救生圈將人救起,並拉上巡防艇甲板急救,但對方仍無意識。
海巡人員從二名意識清楚的漁工口中得知,還有一名漁工未被救起,艇長除將其他漁工送上岸救治,也立即請求其他六艘巡防艇至現場支援,及撥打119請消防人員支援救護,搜救人員當天下午四點發現最後一名漁工被困在駕駛艙,將人救出時已無生命跡象,仍緊急將他送醫。海巡CP艇撥119請求救援及回報的電話錄音檔,已被檢方查扣列為重要證物,案情已大致明朗。
20240226inv010
鑑識人員仔細地在中國快艇與海巡署CP艇採驗相關跡證,還原事發經過。
事件發生後本刊記者前往金門採訪,知情人士向記者還原當天的狀況表示,海巡CP艇接獲指示前往攔截時,便沿路開啟警示燈跟警報器,依照雙方不成文的默契,越界的漁船只要駛離禁制水域線外,海巡人員便會返回值勤地區,不料,該船卻往我國水域深入逃竄,導致海巡人員只能驅艇緊追。
該人士說:「這就像有人酒駕拒檢還跑給警察追一樣,若不幸撞車翻覆,有人會去怪罪警察嗎?更何況是在狀況更不穩定的海面上進行追逐,包括波浪、暗礁、漁網都是危安因素,之前也有多艘中國快艇夾擊衝撞海巡艦艇的事件發生,對海巡人員來說,這份工作也是隨時都在賭命!」
20240226inv010
金門海巡隊為罹難2漁民舉辦頭七法會,場面哀戚。
由於中國快艇違法進入我限制海域在先,雙方船隻初步看來確有碰撞,但無監視畫面為憑,即便兩造各持己見,但海面船隻碰撞與路面車禍大不同,海巡艦艇人員當下積極搶救落海的中國漁民,應無蓄意衝撞可能,但有無過失責任?在《刑事訴訟法》「罪疑惟輕」的原則下,意即證據存有疑點,無法完全證明被告有犯罪行為的前提下,最後可能要靠科學鑑定才能判斷海巡艦艇人員的刑事責任,但恐怕仍免不了民事賠償。

要求道歉 政治操作

雖然雙方對於中國快艇翻覆原因的說法不同,不過,知情人士向本刊表示,二名生還者在應訊時坦言,四名中國漁工都沒有漁民證書,駕駛也沒有相關證照,僅有近一年實際從事捕撈的經驗,其中三人來自四川,一人來自貴州,都不是福建當地漁民。
20240226inv010
事發當天該船並不是從漁港出發,而是以搶攤方式未登記即出海,船上也沒有當地漁民慣用的漁具,四人身分確實都是屬於經濟弱勢的民工,靠著到處打零工討生活,過往包括對岸及金門漁民所架設的漁業捕撈設施,即經常被這類船舶破壞。
對照在金檢應訊時,二位生還者對闖入我方海域的原因輕描淡寫,20日下午回到廈門,隨後返回泉州接受中國央視旗下帳號「玉淵譚天」訪問,卻高調地指控我方巡防CP艇「對著我們衝過來」,相關訪問經剪輯後,在「玉淵譚天」微信公眾號以「生還漁民揭露,台方粗暴對待大陸漁船真相」為題發布。
20240226inv010
金門地檢署在案發後,立即查扣中國快艇進行鑑識並製作筆錄,以盡速釐清真相。
此外,海巡署與家屬代表團多次在金門碰面,並在中方代表團下榻的飯店地下室協商,迄26日止,雙方至少進行8次閉門會議,我方無法同意中方家屬要求的認錯、道歉,死者遺體解剖也延期。兩岸事務決策官員表示,中方要求我海巡公開道歉,並承諾「不能再犯」,因涉及主權,我方不可能同意。
至於事件造成的傷亡,我方會負起道義責任,提供慰問金,也會檢討是否執法過當,卻不可能承諾不再執法,在司法調查結果出爐前,責任尚未釐清,不論結果如何,我方政府都會尊重司法,但對岸家屬卻要求我方政府必須主導司法方向,這也是我方無法與中方及家屬達成共識的原因。
20240226inv010
海巡署副署長許靜芝在罹難大陸漁工的頭七法會上,率領海巡官員前往上香致意。(海巡署提供)
官員直言:「對我方來說,這就是一件單純的海上執法案件。執法目的與對岸海警查緝三無船舶並無不同,但中方卻利用此次事件將之高度政治化,甚至操弄對岸民眾的情緒,想要借題發揮,意圖運用灰色地帶戰術,不發一槍控制該海域,面對此一發展,我方就是控制好情勢,不隨著挑釁起舞。」
該名官員表示,整起越界取締事件,演變到19日中國海警船強制登上「金廈遊輪」觀光船臨檢,已升級成國際事件,國際間普遍認為中國用這件事當藉口,登檢我國籍的民用船隻,已衝擊到台海的穩定現狀。
20240226inv010
中國漁船常越界捕魚,海巡人員除面對海象不佳,對方更在船體裝類似刺蝟的鐵棍拒檢。(非本次事件照,海巡署提供)
「我方的立場是持續更新司法調查進度,讓國際社會理解台灣取締越界船隻是一常態性作法,如果不幸釀成人命,也會循司法解決,讓國際社會對我們的處理有信心,再則,中方如繼續操弄下去,成本也會跟著升高,中共海警的形象及紀錄,過去在鄰國的評價可想而知,其他的執法過程細節,就交由司法機關釐清。」官員說。
20240226inv010
海巡署針對三無船舶及不配合執法者進行扣留,以確保海域治安,近年扣船狀況下降。(非本次事件照,海巡署提供)
本刊掌握,外媒對這起事件,普遍都聚焦中國海警船擴大在金門群島周遭展開執法活動,《路透社》更直言,中共是藉台灣取締越界陸船釀成傷亡事件,間接對即將上任的賴清德總統施壓。決策官員直言,中方透過官媒網路及社群操弄情緒,但瀏覽量跟其他重大兩岸事件相比,明顯不成比例。

越界捕撈 年驅千艘

本刊調查,近年中國漁船在我國海域越界捕撈的狀況日趨嚴重,光海巡署官方登記有案的驅離數,2018年後每年都超過1千艘,但扣留及裁罰數量,則因怕碰觸兩岸的敏感神經而日益下降,沒入的違法船隻甚至一年只有一艘,距離中國廈門不到2公里的金門海域,首當其衝成為受擾最嚴重的地區。
20240226inv010
海巡隊若要執行登檢動作,原則上都會以雙艇夾擊違法漁船,再以優勢人力登船控制人員行動。(海巡署提供)
金門當地一名漁民氣憤地向本刊抱怨:「中國這些快艇真的很囂張,每天超過百艘越界來金門海域捕撈就算了,連我設置在家門前海中的漁網,都連網帶魚拖走,鬧出人命誰也不想,但是他們違法在先,如果政府要跟對岸談賠償的話,請問我們漁民這些年來的損失要不要一起處理?前幾年還有二名海巡人員為了登檢違法中國船隻,導致雙腿粉碎性骨折,怎麼政府跟立委沒人出面講話?沒人死就沒事了嗎?」

人力裝備 亟待補足

20240226inv010
20240226inv010
針對外界質疑,退休小隊長張慧強出面為昔日同袍喊冤,直指金門海巡人力、資源匱乏是長期現象。
在金門海巡隊服務逾20年,去年8月才退休的小隊長張慧強也向本刊表示:「中國漁船越界在金門是每天都有的事,海巡真的沒必要隱匿現場發生的情況,沒有蒐證畫面只能說有時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且密錄裝備不足,這是長期存在的狀況,更何況金門海巡的人力與器材資源,本來就相當缺乏。」
20240226inv010
金門海巡隊事發後低調配合檢方蒐證,並將2艘出事船隻拖吊上岸,置放於其隊部中。
20240226inv010
因金門海域沿岸的礁石、淺灘多,所以具備輕巧、快速特性的CP艇(圖)便成為海巡隊在當地的巡防主力。
張慧強指出,外界以陸上概念看待此次事件,但在快艇上「浪會晃、船會跳」,公家發的夾式密錄器若不慎掉到海中,執勤人員也不見得會發現,卻得自己寫報告賠錢,大家才會寧願帶手持式器材上船,且驅離中國漁船是常態勤務,因此都會等確定登檢才開機蒐證。
20240226inv010
海巡署長周美伍赴金門向遇難家屬及代表團成員表達善意,期盼中國快艇翻船意外事件能圓滿落幕。
張慧強認為,海巡缺額每年從警專或警大召來幾十個人,根本連退休員額都補不上,依循組織法成立海巡學校、培養專業人才刻不容緩,否則像他退休前那年的魚汛期,雷達上密密麻麻湧進對岸的3、40艘大型漁船,我方卻只有一艘海巡艦艇,被中國漁民包圍恥笑的畫面,只會不斷在金門海域上演。
20240226inv010
本刊調查,金門海巡隊內外勤人員總數約只有130人左右、艦艇數則不到20艘,占全台海巡配置比例不到一成;不僅主力巡防的CP快艇未配置影像紀錄器,就連密錄器也少得可憐,金馬澎分署只有約200台,整個海巡署這2年採購密錄器的金額甚至不到百萬元,都有待儘速改進。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