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部指出,有鑑於近年臭氧已成為主要空氣汙染物,管制臭氧必須從前驅物氮氧化物(NOx)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著手,其中VOCs來源包含人為排放(工廠、車輛等)及生物源兩種。為強化臭氧管制,除積極減少人為VOCs排放外,參考國際間管理經驗,植物(生物源)產生之異戊二烯也須加以關注。為此,環境部在去年委託成功大學研究團隊,釐清本土樹種異戊二烯排放潛勢,根據異戊二烯排放率,篩選出15種異戊二烯排放率高的原生樹種,提供各界參考。
這15種高異戊二烯排放率樹種清單,包括銀葉樹、烏心石、楓香、豬腳楠、台灣肖楠、水黃皮、水柳、福木、棋盤腳、野牡丹、土沉香、槲樹、刺桐、鴨腳木以及厚殼桂。
環境部強調,植樹是一項無悔的政策,鼓勵各界廣為植樹,前述所提15種樹種非公告禁止種植,也不是要求砍伐,相反的,基於種植考量需求,亦鼓勵進行該樹種種植。由於植樹目的涉及減碳、環境、景觀、經濟及生物多樣性等不同面向,然為減緩環境臭氧生成,環境部建議相關單位,基於造林綠化基地的現有樹種為基礎,於新種植樹木時可挑選異戊二烯排放率較低的樹種進行植栽擴充,並採取因地制宜適地適種原則,同時應採混和林方式以促進生態平衡。如此不僅有助於改善空氣品質,還能兼顧減碳、美觀、經濟價值及提升生態多樣性,促進都市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