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京畿道富川市1997年首次舉辦富川國際奇幻影展(Bucheon International Fantastic Film Festival,縮寫為BIFAN),放映電影類型不設限,從奇幻、科幻、驚悚恐怖到浪漫愛情、喜劇、動作片等,因能看到許多一般戲院看不到的類型片,在眾多影展中獨樹一格。
富川市除電影外,1998年韓國政府大力推動文化產業,於富川設立漫畫情報中心(現為韓國漫畫振興院),扶植韓國漫畫產業,長年發展漫畫、電影等成績有目共睹,201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列入「創意城市網絡」(UCCN),提升富川市的知名度。
資深製片申哲從2019年富川影展開始擔任主席,他在當地接受本刊專訪,分享富川影展在韓國的定位。「歷史最悠久的是釜山影展,規模最大也最出名,再來是全州國際影展,以選映獨立藝術片為主。富川要辦影展,得有所區隔。如果釜山影展是百貨公司的話,富川就像是藝術電影界的好市多,無論什麼類型的作品,我們都歡迎。」
申哲直言,國際知名的坎城、威尼斯、柏林等主辦影展的都市皆是觀光勝地,富川距離首爾市中心車程約一小時,觀光並不盛行,若要提升海外知名度,還需高額廣告預算,對地方政府來說相當不容易。在先天條件不如其他影展主辦地的狀況下,富川影展今年迎接第28屆,更被視為亞洲最大的奇幻影展,申哲說:「我認為這是因當初影展定位正確,做出自己的特色。」
富川影展每年會依據市場趨勢等增設新單元,如第26屆的「Boys, Be, Love」播映話題BL劇《語意錯誤》劇場版電影,造成搶購旋風;今年則是新設AI(人工智慧)競賽單元,成為韓國影展先驅。申哲解釋:「焦點話題也是我們考量的項目之一,隨著觀眾的觀影習慣、喜好逐漸改變,影展也要做出改變,才能追上影迷的腳步。」
AI技術在某些地方能幫助電影製作,積極協調後順利通過設立獎項。
申哲1988年設立Shincine電影公司後,1993年開始投入CG特效技術,參與製作的《九尾狐》《隔世琴緣》是韓國首次使用CG技術的作品。對電影技術十分有研究的申哲,是推動富川影展AI項目的關鍵人物,他指出:「影像製作的技術一直在進化,無論是系統、播放平台都在持續改變,所以我在今年初提出這個構想。」他坦言提案時內部也有反對聲音,但他認為AI技術在某些地方能幫助電影製作,積極協調後最終順利通過設立獎項。
本屆富川影展除設置AI競賽單元,還有BIFAN+ AI工作坊、BIFAN+ AI國際研討會。工作坊選在影展開幕前的7月2日至4日舉行,參加者在48小時內接受基礎課程後利用AI技術製作影像;國際研討會則在影展期間舉行,邀請創作者討論AI技術在電影製作運用的可能性。
申哲透露,工作坊原定招收30名電影工作者,卻吸引近600人報名。「報名者非常優秀,許多在國外攻讀電影或影像相關科系的年輕人爭相加入,最後我們將名額增至60人。」申哲說明,利用不同AI程式製作影片的過程完全跳脫傳統電影製作模式,學員得在短時間內適應且做出成品實屬不易,影展方希望學員在工作坊獲得獎項、獎金後,向外爭取更多電影製作機會。
AI技術運用於電影尚在起步階段,但每部參賽作品表現都超出預期。
AI競賽單元共有15部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品入圍,最終由法國的《奶奶們迷路時會去哪?》(Where Do Grandmas Go When They Get Lost? )獲最佳AI影片,韓國的《暴雪》則拿下最佳技術獎和觀眾票選獎。評審表示,AI技術運用於電影尚在起步階段,但每部參賽作品包含敘事手法的一致性、情感呈現、技術品質等表現都超出預期,期待透過富川影展讓全球注意到AI技術在電影製作上的可能性。
富川影展近年積極邀請海內外影人共襄盛舉,提升影展知名度,2017年起每年選定「年度演員」放映其代表作品,今年請到因結婚生子已兩年未公開露臉的孫藝真,影展討論度也隨她的高人氣飆升。除開幕典禮、映後座談會MEGA TALK外,影展更在現代百貨店舉行孫藝真特別展,展出她過去作品、演員理念等內容,吸引粉絲朝聖,帶動觀光潮。
此外,台灣電影在富川影展也相當受歡迎,因《我的少女時代》在韓國打開知名度的宋芸樺獲邀擔任本屆短片競賽單元評審,國片《愛的噩夢》《還錢》《青春並不溫柔》《八戒:決戰未來》皆入選本屆影展,《愛的噩夢》更拿下評審團大獎;富川影展今年也與台北市影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亞洲奇幻電影創投會、亞洲奇幻電影學院等項目促進兩地電影產業交流。
開創黃金時代 申哲
1958年1月4日出生於韓國首爾,首爾大學美學系畢業。
1988年設立電影公司Shincine,有30多年韓國電影製作經驗,曾製作《我的野蠻女友》《九尾狐》等作品,被譽為是帶領韓國電影進入黃金時代的製片。曾獲韓國黃金攝影獎製作功勞獎、韓國大眾文化藝術獎國務總理表彰,2019年起出任富川國際奇幻影展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