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名店】他靠三間鹽酥雞店年收1.5億元 還在大直買地蓋總部 台灣鹽酥雞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台灣鹽酥雞董事長洪誌謙把庶民小吃做成一門大生意,3家店年營收破1.5億元。
台灣鹽酥雞董事長洪誌謙把庶民小吃做成一門大生意,3家店年營收破1.5億元。
鹽酥雞是台灣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庶民小吃,台灣鹽酥雞董事長洪誌謙,卻能把小吃做成大生意。創始店位於台北市大直的台灣鹽酥雞,經營超過40年,首創電腦卡點餐,明亮的店面、近百種食材,堪稱鹽酥雞界的天花板;去年因在大直買地蓋樓作央廚及宿舍,讓鹽酥雞傳奇又登上媒體版面。
台灣鹽酥雞四十多年前從路邊攤起家,洪誌謙從媽媽手中接下小生意後,立誓要做到最好。承襲媽媽做生意的勤快及實在,並發揮極佳的生意頭腦,讓小店創造出驚人營收。洪誌謙一路走來戰戰兢兢,如今兒女也加入團隊,他只叮囑一件事:「做生意,品格最重要。」
位在台北大直北安路的台灣鹽酥雞,早就是當地地標,一天能有好幾波人潮。白天有外送到內科的午餐高峰;傍晚下班,店前點餐大排長龍;9點過後,又出現宵夜場車潮。每天從早上10點一直營業到隔日凌晨4點,創了鹽酥雞先例。採訪這天的非巔峰時段,還看到不少美眉拎著裝滿溢香炸物的專用提袋,在霓虹店面自拍打卡。

嚴選好食材 勤換油著稱

台灣鹽酥雞堪稱鹽酥雞界的天花板,店面最大賣點不是別的,正是特製的冷藏冰凍櫃裡,放滿近百種可炸食材,除招牌鹽酥雞、龍珠外,還有少見的章魚腳、牛肋排、蘋果…。另外,最有名的是20年前就有甩油機,更不怕成本高,每天換油2次,「現在不只2次,要換很多次。我們還推出全素食,油是分開炸的。我們的蔬菜比五星級飯店的還好,茭白筍要買南投埔里的,香菇要阿里山的大香菇,四季豆買美濃的,而且只要細嫩的四季豆。」說話聲音洪亮的台灣鹽酥雞董事長洪誌謙,邊介紹新穎設備,邊推薦新鮮食材,他做了大半輩子鹽酥雞,依然充滿熱情,經常巡店。
20241001bus001
手工製作的古早味芋頭餅,使用大甲芋頭與牛奶攪拌出濃郁內餡。(35元/個)
「大直店不到10坪,前面那塊空間約5坪,這5坪每天進來的客人近千人,不比財神廟裡進進出出的人少耶。」洪誌謙幽默地說。他的兒女從小吃鹽酥雞長大,長子及女兒國外留學回來後自願進公司幫忙,透露最敬佩老爸在提升品質的情況下,還能創造高營業額,「我爸都在思考怎麼利用拮据的空間多放一個炸爐。每年跨年最誇張,生意太好,他會在後面空地多放4個炸爐幫忙炸,隔天就丟掉舊爐,隔年再買4個新的。」洪誌謙也早在20年前就做外送,「除了機車隊外,還備有貨車,前陣子奧運拿金牌,國民黨請吃300份雞排,我們1小時就可做出來,用貨車送去。」
20241001bus001
店內可炸食材近百種,有坊間鹽酥雞攤少見的小卷。(95元/份)

繼承母衣缽 撇步不私藏

幾十年來一直生意興隆的台灣鹽酥雞,從沒有真正開放過加盟,甚至直到開業30年後,才開了通化街及西門町2家直營大型分店。那麼晚才決定開分店,竟是因為洪誌謙給自己設立了一個嚴格的標準,「我規定自己,每年要比前1年業績成長2成。一家店年營業額沒有超過5千萬元就不准開分店。」高標準,使他有穩紮穩打的基礎。
20241001bus001
2020年西門町直營店盛大開幕,洪誌謙(左)與媽媽(右)一起參加典禮。(台灣鹽酥雞提供)
台灣鹽酥雞原本叫「台灣第一家鹽酥雞」,更早的前身,是路邊沒有名稱的鹽酥雞小攤子。「那是我媽為了多賺點錢,把我們帶便當最愛吃的無骨炸雞塊,偷偷用推車方式帶個鍋子,就推到街邊去炸去賣。真的沒名字啊,大家都是聞香下馬,但生意一開始就很好。每天可以做到7千至1萬元,那年代已可算是業界第一了。」
洪媽媽做生意勤快實在,每天不論颳風下雨都堅持要出去擺攤,洪誌謙不捨媽媽辛苦,決定放棄原本的貿易公司工作,回家接手小生意。「其實我本來是打算做一做就收掉,但生意真的太好,看到客人每天期待吃上一口鹽酥雞的樣子,就覺得好像有責任要讓他們吃到。」他立誓把生意做大做好,取名台灣第一家鹽酥雞。他回憶當年還有個貴人,就是時任海軍總司令的宋長志,「因為我後來擺攤的那個地方是海軍總部的地,但他都叫下屬不用趕我們走,還會叫人來買鹽酥雞,真的是個好人。」
20241001bus001
早期的台灣鹽酥雞只是一家小攤店,洪誌謙認真經營,穿著也很整齊。(台灣鹽酥雞提供)
彼時路邊攤設備很簡單,「也沒有電源,就是一個電瓶機正負電一夾、一個燈泡會亮,就能做生意。」洪誌謙說,他那時不收錢教了很多人用路邊攤創業維生,大家都叫台灣第一家,「那時候人跟人的關係很樸實,你想學,好啊就來學,但我的條件是要能半年無休。」他認為至少要堅持半年天天營業才可能成功。「你學完再教給別人也OK。所以後來全台有3千多家鹽酥雞叫台灣第一家。」洪誌謙笑說,曾經遠在阿里山上、澎湖夜市,碰到他教過的徒子徒孫。「我是不記得他們,但他們一看到我就說:『老闆!你怎麼來這裡?』」
20241001bus001
洪誌謙將鹽酥雞精緻化,曾被前總統蔡英文選用來推出餐盒招待外賓。(翻攝蔡英文臉書)

電腦卡點菜 小吃第一人

洪誌謙努力轉型,率先把鹽酥雞攤轉成店面形式,「但我轉進店面的第一天,就遇到氣爆,全身二度灼傷,一秒瞬間頭髮眉毛全都燒光。」這件往事洪誌謙鮮少對外提起,但他的兒女都聽過這個故事,「因為我爸說他那時臉腫得像豬頭,全身包成木乃伊,但我媽當時才剛跟他認識兩三天,卻沒被嚇跑,還天天去醫院看他。」洪誌謙笑說:「所以當然要對這麼好的女生負責。」
20241001bus001
位在西門捷運站旁的台灣鹽酥雞,店面超大且豪華。
事實上,療傷過程極為痛苦,他更曾怨恨自己無私心教了那麼多人一技之長,怎好心沒好報。「我媽那時候每天淚流滿面幫我祈福,還去九華山三跪一拜求佛。」洪誌謙在半年內痊癒,尤其後來眉毛頭髮依然濃密,外人都覺得是奇蹟。「我後來有跟我媽去九華山跪拜感謝,當我一跪下去時,所有的傲氣、曾經的怨恨全都不見了。」
20241001bus001
20年前,洪誌謙就用電腦卡點菜,結帳時插卡,品項、金額一目了然。
2008年,洪誌謙正式把鹽酥雞搬到大直總店,他努力改造各種設備與菜色,推出各式新炸物,生意更火了,「唉,生意太好也是瓶頸,那時北安路上常併到三排車在等餐,我都不好意思了。」他苦思加速點餐的方法,「後來經過彩券行得到靈感,請人研發出電腦卡點菜的機器。」這當時在街頭小吃界聞所未聞,總是門庭若市、賣鹽酥雞賣到大出風頭,也讓洪誌謙被國稅局盯上,成了全台第一間開立統一發票的鹽酥雞店。
20241001bus001
做了大半輩子鹽酥雞的洪誌謙炸物手法純熟。他至今仍經常思索如何在小空間裡,創造最高的營業額。
「我不想牽連其他攤子要繳稅,也因為坊間太多台灣第一家鹽酥雞,品質參差不齊,我們經常背黑鍋接到客訴電話,乾脆換名。」他想了很多名字,甚至還考慮直接叫雞王,「後來覺得還是要有點關聯,決定叫『台灣鹽酥雞』。」改名沒多久,便發生台灣第一家鹽酥雞毒粉事件,「跟我們完全無關。」雖然很多媒體第一時間仍跑來問他,但也因為提早與此名稱切割,把傷害降到最低。

蓋樓建央廚 開發冷凍包

喜愛交朋友、總是笑咪咪的洪誌謙常謙虛自嘲自己沒讀太多書,所以很多東西搞不清楚,也不懂什麼取巧的方法,因此一路走來碰到食安風暴,他都順利度過。「多年前的毒油事件,連速食大牌都出事,記者問我,我的油怎沒事?我只能說,油顏色變了就要換,我們可能成本很高,但就是規規矩矩。」他一步步把小生意做大。
20241001bus001
洪誌謙的兒女留學歸國後即加入團隊。從小吃鹽酥雞長大的2人,最喜歡跟爸爸一起試吃炸物。
去年報載洪誌謙砸2.8億元買下大直總店後面土地,蓋樓房作央廚及員工宿舍,鹽酥雞大亨的實力再被提起,「我兒女剛好都進公司幫我了,這棟樓也是讓他們有發揮空間。」在美國念到企管碩士畢業的長子從採買學起,每天凌晨開貨車到果菜市場喊貨。起初是洪誌謙親帶兒子採買2個月,「食材價格把關是大學問,怎麼用好的價錢買到好的菜,有時候比你會賣東西重要。」在瑞士念飯店管理的女兒負責行政管理、行銷,2人並開發出鹽酥雞冷凍包,打進7-ELEVEn及全家便利店電商通路。
問洪誌謙覺得兒女初期表現如何?他瞇眼說:「做生意最重要是心態。他們從小考試不及格我不會生氣,但品格教育我非常在意,因為只要出一點小錯,我們幾十年來的努力就不見了…但他們也帶回了新的想法。」他邊講邊遞上一大袋親炸的炸物要我們帶回家,臉上表情跟專用提袋上的圖像如出一轍,都是彎彎的濃眉在欣慰地笑。
20241001bus001
20241001bus001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