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知名藝人汪建民不久前因晚期肺腺癌驟然離世,健康不平等的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作為一名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由於健保尚未給付上述的國際標準治療,他負擔不起自費治療,只能無奈接受傳統化療,短短幾個月便英年早逝。即使健保署今年十月已擴大給付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減輕有基因突變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經濟負擔,但仍有近四成像汪一樣的無腫瘤基因突變患者,至今未享有平等的健保治療待遇。
在賴總統打造「健康台灣」願景、達成2030年要減少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的目標下,肺癌已被健保署鎖定是加強晚期治療、降低死亡的優先癌別之一,尤其是晚期肺癌當中占比最高的肺腺癌,繼擴大給付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後,同樣是國際治療指引首選的一線標準化療併用免疫藥物,已被健保署長石崇良視為打擊晚期肺腺癌行動最重要的下一步。
肺腺癌廣為人知,是台灣癌症死亡率最高的肺癌當中,最常見的類型,其可怕在於逾半數患者在確診時已是晚期,且無法手術。今年10月起,健保署宣布擴大給付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給予有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符合國際指引的第一線治療,成為健保給付跨出接軌國際重要的第一步,造福約4千名患者,總藥費超過90億元,也創下健保有史以來單一藥品最高紀錄。
無基因突變晚期肺腺癌=被遺忘?醫憂健保加劇治療落差
對此,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秘書長徐培崧醫師樂見健保跨出肺癌治療接軌國際指引的第一步,對適用EFG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的晚期肺腺癌病友治療上得到很大的助益。不過,他藉此呼籲:「現在還有一群無基因突變的病友,一線採用標準化學治療併用免疫藥物比較有存活的機會,臨床效果蠻好的,希望健保署持續放寬給付,讓這一類癌友也可以接軌國際標準治療。」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也肯定健保署,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放寬給付讓台灣的醫療水準,一下子從落後班跳到很前面。但另一方面,這也讓晚期肺腺癌的健保治療落差更加劇,他憂心地說:「雖然有EGFR基因突變的病人會很高興,但大約還有4成的無基因突變病人尚未被健保照顧到。而且,他們多半屬於經濟弱勢,怎麼可能有錢自費使用免疫藥物合併標準化療來救命?」
縮小與日韓差距 接軌國際只剩最後一塊拼圖
賴總統喊出2030年要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死亡率、死亡人數都居十大癌症之首的肺癌無疑是頭號打擊目標。針對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治療,目前NCCN國際指引首選的第一線治療是標準化療併用免疫藥物,且根據科學實證,相較於只用標準化療的病人,可降低四成的死亡風險,中位數存活期提升逾兩倍(22個月vs 10.6個月)。
上述的國際標準治療,日本早在2019年就有健保給付,韓國健保也在2022年跟上,台灣在這群病人的治療上已落後日韓多年,也是晚期肺癌治療跟上國際指引的最後一塊拼圖。
然而,台灣對於免疫藥物的健保給付,仍受限於晚期肺腺癌病人的「基因」而不同調。有基因突變病人適用的標靶藥物,健保給付涵蓋國際指引已達72%,相對完整;反觀無基因突變病人適用的免疫藥物,健保給付的涵蓋率僅17%,僅前者的四分之一不到。顯示同是晚期肺腺癌病人,在健保下的治療命運和預後都有天壤之別。
健保在晚期肺腺癌的給付落差,已導致台灣在參與新藥的跨國臨床試驗上被邊緣化。
陳育民理事長指出:「很多新藥研發的對照組就是使用國際標準治療的病患,但台灣第一線治療就不符合,被剝奪了參與跨國新藥臨床試驗的機會。但幸好今年健保已擴大第三代EGFR基因突變標靶藥物給付,希望政府再接再厲!」
他強調,無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患者需要的免疫藥物費用,用不到健保20億元,比起有基因突變患者今年獲得超過90億元健保資源挹注,相對少很多。因此,他很期待健保的下一步,「相信很快就能看到免疫藥物的擴大給付,讓無基因突變的病患受惠!」
「健康台灣」鎖定肺癌強化治療 健保署長:最快明年Q1擴大給付免疫藥物補缺口
醫界和病團都一再向政府喊話,健保要在預算限制和健康平權間找到平衡點,對病患來說這是「生與死的分界線」!所幸,石崇良署長近期的公開談話,已讓無基因突變的晚期肺腺癌病患看見一線曙光。
石崇良署長指,肺癌第四期存活率僅13.1%,接軌NCCN國際治療指引Category 1與優先建議(Preferred treatment)、改善預後,是該署目前盤點治療缺口的優先給付方向,「晚期肺腺癌的一線標準化療併用免疫藥物符合NCCN優先建議,我們已進入最後的審議階段,明年首季就可望納入給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