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短空長多 魏哲家力扛川普新賽局

mm-logo會員專區財經理財
魏哲家(右)宣布擴大美國投資,川普(左)對台積電態度軟化。(翻攝自白宮X平台)
魏哲家(右)宣布擴大美國投資,川普(左)對台積電態度軟化。(翻攝自白宮X平台)
上週全球科技業矚目焦點,莫過於台積電董座魏哲家在美國總統川普見證下,宣布擴大對美投資千億美元。60小時後,他又回到台灣與總統賴清德連袂開記者會,希望化解「台積電變美積電」疑慮。本刊調查,魏哲家雖透過擴大投資,讓川普態度有所軟化,但先進製程赴美只是第一回合,手握「設備技術」與「關稅」兩大武器的川普,是否還會有如「入股英特爾」等更嚴苛要求,在在考驗魏哲家的智慧。
20250311fin001
上週一(3日)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擴大對美投資1千億美元,時隔60小時後,上週四(6日)他奔波回台,立刻與總統賴清德聯袂召開記者會。不同於在白宮時的神情緊繃,必須看著稿子謹慎發言,當天繫著藍色領帶的魏哲家手插口袋,看起來一派輕鬆。「最近生活有一點緊張啦,這麼短的時間見兩位總統。」魏哲家笑著說。

外界疑慮深 學者不看好

會讓魏哲家心情放鬆的關鍵,就在台積電宣布千億美元投資後,拿著課徵100%關稅大棒逼迫台積電就範的川普已不再提「台灣偷走了美國晶片產業」。而是盛讚魏哲家是「這個房間最重要的人」。並改口說:「我不責怪(台灣),反而佩服他們。」
20250311fin001
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的投資,將新增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1個研發中心。(中央社)
不過,台積電加碼美國還要設研發中心,讓國內憂心優勢技術外流,甚至讓「台積電變美積電」,種種負面消息衝擊股民,台積電股價因此重挫,上週一度跌破千元大關。雖然賴總統說:「沒有來自美國的壓力。」魏哲家也強調,擴大赴美投資完全是因應客戶需求,並非美國施壓才去。「目前產線已滿了,明年也滿了,後年要蓋的生產線也被訂走了,就這麼簡單。」
原來,魏哲家敢如此霸氣,關鍵就來自兩大競爭對手—英特爾與三星,因為製程技術追不上,只能把晶片交給台積電生產。「兩個競爭對手,現在都是我們的客戶,在美國的1千億美元投資,不會影響今年在台灣新增的11條生產線。」
20250311fin001
台積電在美國研發中心有1千人,台灣則是1萬人。(台積電提供)
至於外界關注赴美國設立研發中心,魏哲家不斷強調,台灣才是「真正的研發中心」,有1萬人,美國則是1千人,他還劇透台積電利用技術母廠(Mother Fab)優化生產流程等具體做法,來緩解外界對於台積電競爭力的疑慮,他拜託大家:「希望這個不要報導,因為競爭者聽了就要開始一樣做,我會有一點頭大。」
就算魏哲家親上火線釋疑,但外界對於「掏空台灣」「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的疑慮仍相當深,像是台大管理學院副教授邱宏仁就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赴美投資等於刨掉台灣晶圓代工的根,台積電可能使股價跌到500元以下,魏哲家應該下台並向全民道歉。」
20250311fin001
台積電擴大美國廠規模,將帶動供應鏈跟著出走。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直言,「台積電做錯了決定,魏哲家只考慮台積電的利益,導致台灣失去了一張最強王牌,卻沒有換到實質利益,這可不是一件好事。」

童子賢力挺 憂台荷蘭病

台積電擴大在美國生產,可能降低獲利能力,股價反映這個利空衝擊出現震盪走勢,從歷史高點1,160元跌到992元,匯豐證券也開第一槍將目標價從1,500元調降到1,400元。但由於台積電的毛利率53%目標仍可實現,摩根史坦利證券指出,隨生態鏈逐步完善以及規模擴大,情況將逐步好轉,瑞銀證券也認為,由於生成式AI需求擴張以及先進製程技術領先,台積電後勢仍看好,呈現短空長多的格局。
20250311fin001
童子賢說:「要肯定台積電的功力,要信賴魏哲家的智慧。」
雖然市場聲音雜沓,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力挺魏哲家,他說:「要肯定台積電的功力,要信賴魏哲家的智慧。」他認為,就像在棒球場,投手往往面對2好3壞壘上有人,這時候投手的功力和膽識很重要,要信任魏哲家。「台積電是生態鏈中的優等生,也是台灣的驕傲。不能活在一個人的武林,可以躲在古墓派的山林中獨自生活。」
童子賢更直言,在全球政治經濟生態丕變的今天,台積電走出台灣去占據一個不錯的戰略位置,加強了上下游的結盟,也廣結善緣鞏固自己的地位,其實是一種「君子豹變」順應生態的選擇。
20250311fin001
美國傳出要求台積電技轉英特爾,如果不從,可能被迫分割成兩家公司的消息。
至於台積電投資美國就等於掏空台灣,童子賢說:「那是太誇張的評論。」他自己倒是擔心台灣上下對「矽盾」的正面與負面迷戀,會加深台灣經濟的「荷蘭病」(經濟學名詞,用來形容中小型國家經濟體突因某產業賺錢,導致嚴重依賴,可能阻礙其他產業發展)。

若牽涉國防 恐逼轉技術

除童子賢外,知名分析師郭明錤也認為,這是一場雙贏的談判,而且台積電可說是目前全球非美國企業當中,與川普談判最成功的。「對台積電來說,1千億美元投資看似龐大,但並無規範細節,台積電未來可據情況調整這筆支出,因此不用太擔心對台積電的影響,台積電最大的挑戰始終來自市場需求,以及能否在先進製程上超越自己。」郭明錤說。
20250311fin001
魏哲家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神情一派輕鬆。(翻攝總統府Flickr)
一位半導體高層也坦言,「面對川普的施壓,不論是魏哲家或劉德音,誰當董事長,去美國協商的結果,都不會有太大差異。」就算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出面協助台積電談判,但他認為,「政府能幫的忙非常有限,台積電也沒有太多選擇,因為川普不可能繼續容忍台灣壟斷先進製程,期待台灣繼續領先美國一個世代以上,並不實際。幸運的是,三星和英特爾在這次的變局當中,完全沒有占到便宜,從這個角度來看,結果算是好的。」
20250311fin001
台大副教授邱宏仁表示,台積電赴美投資,等於刨掉台灣晶圓代工的根,台積電股價可能跌到500元以下。(翻攝邱宏仁臉書)
至於魏哲家為何必須要擴大赴美投資?曾在台積電任職20年的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就坦言,「要台積電擴大在美設廠,絕對是百般不願意。」但是,美國手上擁有兩大武器,是逼著魏哲家不得不去的關鍵。「一是半導體上游的設備和材料,幾乎都由美國廠商掌控;其次,科技業下游的客戶,也都由蘋果、谷歌及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巨擘掌握。」楊光磊觀察,「在魏哲家入白宮前,川普就已說服台積電最大客戶—蘋果要回美投資5千億美元,等於用蘋果的力量逼迫台積電到美國設廠。」
更令人擔心的是,川普逼台積電把先進製程落地美國,只是第一回合。本刊調查,雖然川普對台灣半導體態度有所轉變,但業內仍擔心,川普接下來還會對台積電有更多嚴苛的要求。「像是牽涉國防武器的關鍵基礎設施,也要魏哲家配合,這就是為何會傳出,要台積電與英特爾合資的原因。」楊光磊搖著頭說。
20250311fin001
川普先迫使蘋果公司投資美國五千億美元,台積電隨即跟進擴大美國投資。
他擔心,美國為了掌握國防安全,必須讓美國公司(如英特爾)能擁有先進製程,就會逼台積電幫忙把技術移轉,如果不願轉移技術,就可能被迫分割成兩家公司,「未來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可能會變成獨立的一家美國公司(美積電),這是大部分台灣人不願意看到的。」

供應商跟隨 傷稅收就業

不過,楊光磊並不擔心台積電會被取代。「量產技術是台灣的強項,是美國無法取代的,當台積電把技術交給美國子公司的時候,成本變兩倍,把技術交給其他公司(如英特爾)成本恐怕變成4倍。」就像80年代,日本汽車大廠本田把技術移轉給美國3大汽車公司一樣,3大汽車公司並沒有變得很好,所以,「就算美國廠變成美積電,台灣的製造能力、成本和良率還是比美國強。」楊光磊說。
20250311fin001
魏哲家與川普過招,就像在比賽中未到最後都難以知道結果。
此外,外界也在觀察,由於川普反對補貼晶片產業,甚至提出廢除《晶片法案》,市場擔憂台積電不只無法取得剩餘的補助款項,加上擴大赴美設廠,恐侵蝕未來毛利率。「美國廠的生產成本較高,效率較低,加大美國投資或許會影響公司競爭力。」聚芯資本管理合夥人、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陳慧明說。
陳慧明認為,台積電毛利率中長期應該往下,這也將刺激台積電再次漲價。「預估台積電美國廠到2030年時營收比重會超過一成,未來能否長期投資,還要看美國廠的營運效率,以及台美在半導體的合作是否會更深,利弊仍需觀察。」
20250311fin001
陳慧明認為,美國生產成本較高,台積電中長期毛利率往下。
隨著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半導體供應鏈如設備與材料商也都會跟著台積電走。「原本在台灣,現在被逼到美國後,以往創造的出口外匯收入、稅收和就業機會都跑了,對台灣當然不是好消息。」一位資深半導體業者不諱言地說。

入股英特爾 將成大錢坑

麻煩的是,就算魏哲家宣布擴大美國投資,但接下來仍有一個大錢坑等著他,那就是英特爾!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就擔心,如果台積電擴大美國投資只是因應客戶需求,那包括要求台積電技轉,以及投資英特爾等方案,應該都還沒討論完,「等於免死金牌尚未拿到,就先把貢品進貢給天朝了。」
20250311fin001
同樣提出警告的還有知名外資分析師楊應超,他直言,「如果台積電入股或收購英特爾,建議馬上出清全數的台積電持股,因為不管直接幫助英特爾或是合資,台積電的尖端技術機密將全部被掌握,那台積電就完了。」
究竟該如何面對英特爾這個大錢坑,一名科技大廠高層認為,魏哲家應該答應入股拆分晶圓代工部門後的英特爾,並且主導新公司的營運,「這會比台積電在美擴產的金額少很多,畢竟機器設備差異不大,經過5、6年的調整,台積電應該可以協助英特爾的晶圓代工部門轉虧為盈。」面對川普可能新起的賽局,魏哲家該如何應對,考驗他的智慧。

小心意大意義,小額贊助鏡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