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過程中不斷調整設定,讓角色有更合理的行為動機。例如:張孝全原本飾演遭誣陷入獄多年的獨行者,出獄後一心投入復仇,但為解釋他何以能掌握各種資訊與技術,將角色改為曾是熱心照顧孩童的棒球隊教練,球隊共同經歷某些事情,讓他出獄後仍有一群人力挺支援。
製片人梁宏志則提出「離場感」的訴求,「除了情節反轉的效果,我覺得『揪心』是不可少的,尤其這是父親復仇的故事,所以建議編劇團隊想辦法讓觀眾哭著出場。」影片也在後段著墨在親情的描繪。
到了選角階段,張孝全是大家心目中男主角的首選。簡學彬表示:「他有動作片基礎,而且真實生活中身為父親的他更能理解角色的感受、分享個人的體會。」女主角人選則由曾和張孝全在影集《誰是被害者》裡搭配演出的李沐擔任,同時相中歌手出身的婁峻碩、小春共同加入表演陣容。

由於製片人梁宏志與導演簡學彬都希望找年輕、具新鮮感的演員,於是從流行歌壇開始物色,發現婁峻碩、小春等的外型都很不錯,於是邀請他們演出。有趣的是,那時李沐、婁峻碩還沒拍《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器子》之後兩人又在《夏日的檸檬草》合作,反而最先拍的《器子》因製作時間最久,成為三部片中最後上映的一部,而在《器子》中婁峻碩也追愛成功,時刻相隨。
至於片中長大後的棒球隊成員,梁宏志一度想找真的球星,但後來發現球季與訓練的時間與拍片搭不上,轉而找到「頑童MJ116」小春和大淵、「五堅情」小賴、陳零九、邱鋒澤等,邀請他們首度在大銀幕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