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0 15:59 臺北時間

不只台灣 憂大學校園遭滲透荷蘭擬立法管制學術間諜

mm-logo
時事
歐洲各國政府對大學校園內間諜活動的擔憂日益加深,圖為荷蘭最古老的萊頓大學學術樓。(翻攝自Flickr#Universiteit Leiden)
歐洲各國政府對大學校園內間諜活動的擔憂日益加深,圖為荷蘭最古老的萊頓大學學術樓。(翻攝自Flickr#Universiteit Leiden)
總統賴清德近日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引發廣泛關注,而遠在歐洲,各國政府也對大學校園內敵對勢力的間諜活動感到擔憂,近期,荷蘭教育部長就提出「知識安全審查草案」.有意對每年約8千名新進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篩選,對象包含伊朗、中國及俄羅斯在荷蘭的僑民。這項舉措,也代表歐洲各國政府對大學校園內間諜活動的擔憂日益加深。
根據新聞網站《歐洲動態》報導,荷蘭的相關審查將包括調查外國學者的就業、教育歷史及犯罪記錄,該計畫預計在下週一公開徵求公眾意見,期望能在未來幾個月內形成共識,並提出相對應法案。
除了荷蘭外,幾個歐洲國家也推出了打擊學術間諜活動的措施。丹麥奧胡斯大學曾對來自中國、俄羅斯及北韓的2百名申請者進行背景調查,其中有5%~10%申請者因安全理由被拒絕,丹麥情報機構指出,學院內開發或使用具有潛在軍事用途技術的研究領域都應受到保護。而在瑞典,政府也積極運作,避免國內大學與可疑的外國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去年6月,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就有一名俄羅斯學者因間諜罪遭判6年徒刑。
歐盟前委員海倫娜·達利(Helena Dalli),2024年11月就在歐洲議會的辯論中示警:「歐洲學術界天生具有開放性和無國界合作的特質,這是巨大優勢,但也是一個弱點。我們不應該太天真。」
更新時間|2025.04.10 15:59 臺北時間
延伸閱讀

支持鏡週刊

小心意大意義
小額贊助鏡週刊!

每月 $79 元全站看到飽
暢享無廣告閱讀體驗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

更多內容,歡迎 鏡週刊紙本雜誌鏡週刊數位訂閱了解內容授權資訊

月費、年費會員免費線上閱讀動態雜誌

線上閱讀